首页 > 武侠修真 > 红楼:开局李代桃僵杀贾琏 > 第70章 廷议,恶人先告状

第70章 廷议,恶人先告状(2/2)

目录

步入内阁近十载,内阁序列在钱有为之上,只差王守正告老,便能司职内阁首辅的张居中,

自然不是心慈手软之辈,在他看来,既然石崇贵已然供认不讳,便应当按图索骥,将这些贪渎分子一网打尽。

什么?三大库贪渎大案牵扯到了内阁阁老钱有为,甚至隐隐同内阁次辅俆道行有关联?

那岂不是更好?

毕竟内阁首付王守正,虽然年迈多病,且比自己大了三岁,此时已然年过六十九岁。

但同自己一样,怀揣着开创照寰之治的王守正却拒绝告老,一副要死在任上的模样。

张居中表示:王守正不退,且此刻同自己份属同盟,自己自然不能对其下手。

但占着内阁次辅司职的俆道行,以及支持俆道行的钱有为可不是自己的同盟,

打击起他们来,自己可是不会有一丁半点的心软。

“居中所言极是,国库乃我大乾财政中枢,库存财货被贪渎,不论时间过去多久,都必须要追究到底。”

待张居中语落,同张居中一样,想要在青史之上,留下共创照寰之治美名的内阁首辅王守正,

亦是认可张居中之言的连连点头,而后抬头看向端坐九五的照寰帝道:

“臣以为,若不施加雷霆手段,彻底断绝贪渎之心,怕不是贪渎之事,还会再发。”

虽然两位阁老已然明确的表达了自己的意见,但顾虑重重的照寰帝,仍旧未曾表态。

方才得照寰帝之命,出殿传令阁老、朝臣的夏守忠,询问小黄门,其离开之刻,殿中所发生诸事后。

“陛下,虽然两位阁老所言极有道理,但是这三大库郎中毕竟是贪渎戴罪之身。

“这心知必死之人,难免心有不忿。”

看着照寰帝的表情,从照寰帝幼年时期,便跟在照寰帝身边的夏守忠,

便已然明白,照寰帝内心症结之处,连忙双膝触底,一脸顾虑的开口:

“奴婢以为,为避免这三大库郎中之供词,乃是为了拖人下水,还是从长计议为妙。”

夏守忠话音方落,照寰帝眼底便浮现出了一抹晦暗的意动之色,

显然夏守忠此言,及其符合照寰帝此刻的心意。

“从长计议?怎么计议?”

然而,照寰帝还未曾表达自己的意见,

见好不容易找到个能够恢复些许锦衣卫权柄时机的陆建便坐不住了,立刻上前,看着夏守忠问道:

“难不成,要将石崇贵供出来的贪渎分子召来,共同廷议不成?”

“夏公公,单石崇贵等人两年多的贪渎,便是数百万两的贪渎。

“以这几百万两位基础,往前推个三十年,那就是近万万两雪花银的财货。”

不等夏守忠开口,想要抓住这个机会,令锦衣卫恢复部分权柄,更想为照寰帝分忧的陆建,便满脸心疼的道:

“若是因为你一句从长计议,就将涉嫌贪渎的人员召集共同廷议,从而致使我大乾朝,损失了价值近万万两雪花银财货的话,你担得起责任吗?”

听着陆建的声音,贾琏的脑海之中复现出了,上辈子所看到的权力财富论。

其中描述,财富的数额,在超过某个阈值之后,便将演变为权力。

而堪比照寰朝两载岁入的万万两雪花银,此刻无疑是一笔,超过了财富阈值的巨大权力。

照寰帝都不敢想,若是此刻的国库,多出了万万两雪花银的话,大乾朝会在自己的治理之下,焕发出何等的生命力。

边军、京营军饷充足,旱灾、水灾、蝗灾根本不足为虑,甚至于自己还能大赦天下,换取远超太上的声望……

不仅仅只是照寰帝,王守正与张居中亦是认为,若大乾朝国库,能够如同太宗归天一般,留下万万两雪花银的话。

大乾朝必定能够在自己的治理之下,开创出超越前明仁宗宣宗开创之仁宣之治的照寰之治。

“踏踏踏!”

就在理政殿君臣,正在畅想国库多出万万两雪花银之后,大乾朝在自己手中获得大治,自己名登青史,万古流芳的美景之刻。

理政殿之外,再次响起了清脆的脚步声。

紧跟着小黄门步入理政殿,刚想依惯例,将讯息传达夏守忠,由夏守忠转达照寰帝,

畅想被打断的照寰帝,便眉头紧皱的冲其摆手道:

“说吧,何事。”

得照寰帝问话的小黄门,连忙双膝跪地,回禀开口:

“启禀陛下,六部尚书、侍郎,各部主事,已至理政殿。“

闻听小黄门之回禀,照寰帝方才眉头微皱的想起。

除却三大库贪渎外,此刻的大乾朝边疆,还面临着妖清、倭寇、南蛮的侵扰。

屈起指节轻揉眉心的照寰帝,看向内阁首辅王守正以及太子少师张居中开口道:

“两位阁老,朕请二位前来,除却商议这三大库贪渎大案之外;

“还要共议,如何应对,兵部密报之鞑虏叩关、倭寇袭海、南蛮入侵三事。”

就在王守正、张居中二人闻言眉头紧皱之际,照寰帝挥袖令小黄门传令各部主事人入殿。

三十余名大乾顶级文武官员入殿行礼之后,照寰帝便朝着锦衣卫指挥使的方向看了一眼。

身为履极九五的大乾帝皇,照寰帝轻易不会下场。

“徐阁老,通政使司衙门,将兵部递呈之紧要军情呈于圣上。”

接收到照寰帝眼神的陆建,立刻扭头,朝着兼职兵部尚书的内阁次辅俆道行道:

“还请徐阁老告知,为何兵部会传递这么三份军情。”

“陆指挥使这是什么意思?

“什么叫做‘我兵部为何会传递这么三份军情’,我兵部总掌大乾军政事宜,自有探查外虏动向的职责。”

在俆道行的指使之下,伪造军情的袁博,在来的路上,便想好了几套应对质问的说辞,

因而陆建话音刚落,兵部右侍郎袁博,便踏前一步,目光咄咄的盯着陆建反问开口:

“在此职责之下,我兵部派出暗子,探查边疆贼虏军情动向,难道不是理所应当之事吗?

“现如今,我兵部暗子探查出了贼寇军情,冒死传递归来。

“陆指挥使不仅未曾探讨紧急军情,反而张口质疑我兵部为何要传递军请……”

说到这里,袁博更是做出一脸委屈之色,看向照寰帝反咬陆建一口的哭诉道:

“陛下!臣不懂,我兵部辛辛苦苦探查出的军情,为何会被陆指挥使这般质问。”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