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次元 > 穿越鬼吹灯:我是观山太保 > 第73章 准备物资

第73章 准备物资(2/2)

目录

离开中药铺,他又逛了几个旧货市场和古玩街。昆明作为历史文化名城,旧货市场里东西不少,但多是些清末民国的普通物件,偶尔能看到一些少数民族的铜鼓、骨器,但上面附着的“气”都很微弱,没有特别之处。他尝试用【鉴古】能力观察了几件疑似与巫蛊相关的物品,比如一个刻着怪异符号的牛角,一面纹饰诡异的铜牌,但反馈回来的信息都很模糊,只是一些零碎的祭祀画面,并未涉及核心的痋术秘密。

在一家看起来颇为破旧的古玩店角落,他看到一个落满灰尘的青铜小盒,盒子表面刻着一些扭曲的、类似虫形的纹路。他心中一动,拿起盒子,暗中催动【鉴古】。

脑海中画面闪烁:一片湿热雨林,一个身着兽皮、脸上涂满彩绘的巫师,正将一些毒虫放入盒中,口中念念有词……画面短暂而模糊,但张九歌能感受到那股阴邪诡异的气息。这盒子,曾经是某个部落巫师用来养蛊的容器!虽然年代不算太久远(大概是明清时期),但上面残留的那一丝“蛊气”,让他确认了巫蛊之术在此地确实源远流长。

他不动声色地向店主询问价格。店主见他对这不起眼的小盒子感兴趣,随口报了个价。张九歌没有还价,直接买下。他并非想要这盒子本身,而是想借此感受和熟悉“蛊”的气息,为进入虫谷做准备。

另一边,Shirley杨凭借流利的英语和美元外汇券,成功在涉外商店买到了四套德国产的军用级别防毒面具,配备了多种功能的滤罐,包括针对生物毒素和放射性尘埃的。她还采购了几个大型的军用急救包,里面药品齐全,甚至包括了几支价格昂贵的多价抗蛇毒血清。此外,她还找到了一种美军使用的浓缩驱虫剂,效果据说非常持久。

王胖子的行动则充满了江湖气息。他通过之前在潘家园混迹时积累的人脉,几经辗转,找到了昆明当地的一些“能人”。在付出了不小的代价后,他搞到了整整两箱军用炸药、雷管,以及几十个制作好的燃烧瓶。他还弄到了几把锋利的开山刀和强弓劲弩,理由是“山里遇到野猪好用”。虽然过程有些灰色,但总算备齐了胡八一要求的“硬货”。

胡八一自己则跑遍了昆明的劳保用品商店和军品店,采购了高质量的防水背包、加厚雨披、适合山地行走的高帮牛皮靴、大量的电池和照明设备。他还买了几瓶高度白酒,既可消毒也可御寒,甚至关键时刻还能当燃料。

傍晚,四人陆续回到招待所。房间的地上几乎堆满了采购来的物资,像个小型的军火库和杂货铺。

“我的天,胖子你这是要把哀牢山炸平啊?”胡八一看着那两箱炸药,哭笑不得。

王胖子得意地拍了拍箱子:“老胡,这你就不懂了。有备无患!到时候真碰上那什么红犼级别的怪物,或者一大群尸蚁,就得靠这个开路!”

Shirley杨清点着药品和防护装备:“防毒面具四套,滤罐各配了六个。急救包四个,抗蛇毒血清四支,各种抗生素、解毒药、止血粉、绷带都备齐了。驱虫剂买了两种,一种当地草药的,一种国外的高浓度喷雾。”

张九歌展示了他的收获:“驱蛇避虫的药粉配制了不少,够我们用一段时间。另外,我还买了些可能用得上的草药。最重要的是,我找到了这个。”他拿出那个青铜小盒。

胡八一接过盒子,入手便感到一丝阴凉,他虽不像张九歌有特殊能力,但多年倒斗的经验让他对这类物件也有种直觉上的警惕:“这东西…感觉不太对劲。”

“这是一个养蛊的盒子,年代不算老,但上面沾着点不干净的气息。”张九歌解释道,“我买下来,是想提前感受一下,也算是个预警。虫谷里的东西,恐怕比这个要凶险百倍。”

众人看着那不起眼的小盒,心情都沉重了几分。

接下来,四人开始紧张地整理和分配物资。将炸药、燃烧瓶等危险品小心打包,药品和食物分装到每个人的背包里,确保重量合理分配。张九歌则利用晚上的时间,将买来的草药按照老药师给的方子,混合雄黄和烈酒,制作成一个个巴掌大小的药饼,用油纸包好分发给大家。

“这药饼,贴身放好,能驱虫蛇。必要时点燃,烟雾也能逼退它们。”张九歌叮嘱道。

王胖子拿起一个药饼闻了闻,一股刺鼻的草药味混合着酒气直冲脑门:“嚯!够劲儿!这味道,别说虫子,人都得被熏跑喽!”

忙碌到深夜,所有的准备工作才基本就绪。看着地上分门别类、打包整齐的装备,四人心中稍安。充足的准备是活下去的保障,尤其是在虫谷那种传闻中的绝地。

胡八一最后检查了一遍装备,沉声道:“东西差不多齐了。明天,我们就去解决最后一个,也是目前看来最棘手的问题——找一个熟悉道路,愿意带我们去虫谷的向导。”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