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1章 拖延症5(1/2)
周三的黎明来得特别早。
或者说,山色根本未曾真正入睡。她在办公桌前直起身,脖颈传来一阵僵硬的酸痛。晨光熹微,透过百叶窗的缝隙,在布满草稿纸的桌面上投下细长的光带。
客户反馈分析比她预想的更复杂。不同渠道收集来的意见矛盾重重,数据背后隐藏的诉求盘根错节。她一次次以为自己摸到了头绪,又一次次被新的信息推翻。那个“初步结论”的deadle,像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她最终还是没能“提前”完成。此刻,距离下班时间,只剩不到十个小时。
从流的办公室门紧闭着。山色不知道她是否在里面,或者是否也熬了一个通宵。她们之间似乎恢复了那种公事公办的距离,除了必要的工作沟通,再无多余交流。但山色能感觉到一种无形的注视,如同背后安静燃烧的灯盏。
上午九点,内部通讯软件弹出来自从流的消息。
「进度?」
山色盯着那两个字,指尖发凉。她深吸一口气,如实回复:「遇到一些阻力,数据口径不一致,正在梳理。」
那边停顿了片刻。「具体是哪几方面的口径问题?列出来。十点,小会议室,我们过一遍。」
命令简洁明确,没有质问,也没有安慰。山色看着屏幕,忽然生出一点孤注一掷的勇气。她快速敲击键盘,将困扰她半夜的几个核心矛盾点清晰地罗列出来。
十点,小会议室。
从流准时出现,手里拿着平板和一杯浓咖啡。她看起来有些疲惫,但眼神依旧清明锐利。
“开始吧。”她坐下,没有任何寒暄。
山色开始讲解她遇到的困境,起初还有些磕绊,但随着叙述深入,语言逐渐流畅起来。她将自己整理的混乱数据、相互矛盾的客户陈述,以及她尝试过的几种分析路径和它们各自的问题,都摊开在从流面前。
从流安静地听着,偶尔打断,提出一两个一针见血的问题。她没有直接给出答案,而是像一名经验丰富的向导,在迷雾中不断指出可能的路标。
“这里,你忽略了渠道特性带来的反馈偏差。”
“那个矛盾点,尝试用用户分层模型去解构看看。”
“先不要追求完美的统一结论,允许阶段性、针对不同群体的初步判断并存。”
思路在碰撞中逐渐清晰。山色感觉堵塞的思维管道被一点点疏通。那些散落的珠子,再次被从流的手势牵引着,寻找着串联的丝线。
讨论持续了近两小时。
当山色终于看着自己笔下勾勒出的全新分析框架时,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涌了上来。虽然距离完成还有大量工作,但前路已经照亮。
“就按这个方向继续。”从流放下手中的笔,揉了揉眉心,“需要什么资源支持,直接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