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她为我光8(1/2)
联合画展的筹备进入了最后阶段。念无乐站在社区中心的展厅里,指挥着志愿者们悬挂作品。她的声音稳定,手势明确,偶尔还会开个轻松的玩笑。江陵在一旁调整灯光角度,几乎无法将眼前的念无乐与一年前那个蜷缩在墙角恐惧幻影的女子联系起来。
“这里的灯光再偏左一点,”念无乐对灯光师说,“让阴影落在右侧,就像晨光初现时的样子。”
江陵微笑地看着她。念无乐不仅重新找到了艺术的语言,更找到了指导他人的自信。那些曾经只能向内发泄的创造力,如今成为了与他人连接的桥梁。
布展结束后,她们并肩坐在展厅中央的长椅上,周围是念无乐的陶瓷作品和江陵的建筑素描。两种艺术形式奇妙地对话着——坚硬与柔软,结构性与有机性,功能性与表现性。
“还记得你说的吗?”念无乐轻声打破沉默,“陶瓷之美在于它的脆弱。我现在觉得,也许所有美都包含某种脆弱。”
江陵握住她的手:“就像勇气不是没有恐惧,而是在恐惧中依然前行。”
开幕式那天,念无乐选择了一件深蓝色的长裙,衬得她苍白的皮肤几乎发光。江陵注意到她手指微微颤抖,但在深呼吸几次后逐渐平稳。
“准备好了吗?”江陵问,为她戴上一条细银项链——吊坠是小小的一片陶瓷叶子,来自那棵破碎后重生的树。
念无乐点头,眼神中有紧张,但更多的是决心。
展厅里人来人往,朋友们、艺术爱好者、甚至念无乐的心理医生都来了。最令人惊讶的是,几位念无乐大学时期的教授也出现在人群中,为她带来久违的学术界的认可。
当一位参观者问起作品背后的灵感时,念无乐没有回避:“它们记录了我的康复之旅。每一道金线都代表一次破碎与修复,一次选择继续而非放弃。”
江陵站在不远处,听着念无乐坦诚而自信地分享自己的故事,感到眼眶湿润。这不是她保护下的脆弱花朵,而是一棵历经风雨却深深扎根的树。
展览间隙,念无乐找到江陵,眼中闪着特别的光彩:“我刚刚卖出了两件作品。一位收藏家说它们让她想起自己的康复之路。”
江陵拥抱她:“我为你骄傲,无乐。不仅仅因为卖出作品,更因为你站在这里,分享你的故事。”
夜晚,当最后一位参观者离开,她们并肩坐在空旷的展厅中央。月光透过高高的窗户洒进来,为所有作品披上一层银辉。
“知道吗?”念无乐轻声说,“今天下午,当我介绍作品时,有那么一刻完全忘记了恐惧。不是没有恐惧,而是专注于比恐惧更重要的事情。”
江陵微笑:“这就是你教给我的——不是等待恐惧消失,而是找到值得专注的事物。”
她们锁上门,手牵手走在回家的路上。城市已经入睡,只有街灯为她们照亮前路。念无乐突然停下脚步,仰头望着星空。
“小时候,我总是害怕黑夜,”她说,“觉得它无边无际,永远不会有尽头。但现在我明白了,黑夜之所以珍贵,是因为它让我们更加期待晨光。”
回到家,念无乐没有立即休息,而是走进书房,拿出那个标着“晨光”的空记忆盒。她小心地将今晚的展览请柬折好放进去,然后添上一小片星空图案的陶瓷。
“给未来的艰难时刻,”她解释着,盖上盒盖,“提醒我记住今天的感受。”
第二天早晨,江陵被厨房的声响唤醒。她走进厨房,发现念无乐已经准备好了丰盛的早餐,桌上还放着一个包装精美的小盒子。
“这是?”江陵好奇地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