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章 三府之地(1/2)
“杀得好,杀得好啊!”
旁边围观的人群爆发出震天的欢呼,尤其是那些曾被欺压的百姓,更是激动得捶胸顿足,黑袍军......说到做到,真的......为他们讨回了公道!
“传令,清查城内所有豪绅大户,凡有劣迹,或抗拒新政者,举家迁往保安县、招地县、从县,参与开荒、修渠、筑路,以工代赈,劳动改造,其家产、田地、商铺......一律充公,用于赈济灾民、恢复生产!”
一队队黑袍军士兵,押解着垂头丧气、哭哭啼啼的豪绅及其家眷,登上简陋的牛车、骡车。他们锦衣华服不再,脸上充满了恐惧和怨毒。
“凭什么抓我们?,我们是良民!”
“阎贼,你不得好死!”
“我要见谭总督,我要告御状!”
哭喊声、咒骂声不绝于耳。
但黑袍军士兵面无表情,严格执行命令。
这些昔日高高在上的老爷太太们,将要去陕北的苦寒之地,用双手......为自己赎罪!
新政还在继续。
“传令,开仓放粮,设粥棚十处,赈济灾民,老弱妇孺优先。”
“传令,废除前明一切苛捐杂税,田租地赋,免赋一年。”
“传令,清查无主荒地、抄没逆产,按户按丁,分给无地少地之贫农、佃户、流民,立木牌为界,发放田契。”
“传令,招募工匠流民,以工代赈,修复城墙,清理街道,疏浚河道,工钱日结,管两餐饱饭!”
“传令,保护商贾,废除关卡厘金,凡愿在河南府经营,遵我黑袍法令者,减税免税,恢复市集,互通有无。”
一道道惠民政令,如同甘霖,洒向饱受创伤的府城。
阎赴彼时看向张居正,如今他已在大明记载中‘战死’,现在他叫阎白龟。
“白龟,安抚民心,推行新政,乃当务之急,便由你主持粥棚赈济、田亩分配事宜。”
张居正微微一怔,随即躬身。
“敢不从命。”
城南最大的一处粥棚前。
一口口巨大的铁锅里,翻滚着浓稠的粟米粥,散发着诱人的谷物香气。粥棚前排起了长长的队伍,大多是面黄肌瘦、衣衫褴褛的妇孺老弱。
他们眼神中充满了渴望和一丝小心翼翼的惶恐。
张居正一身半旧青衫,站在粥棚前,亲自监督。
他不再是那个高高在上的翰林清贵,而是一个亲民务实的阎先生。
“排好队,人人有份。”
“老人孩子,到前面来。”
“小心烫,慢慢喝。”
他温和的声音,安抚着惶恐的百姓。
看着周边百姓逐渐和黑袍军融洽,一如平阳府等地,张居正心中五味杂陈。
这声画面.....是劫后余生、看到活路了。
城北新划定的分田区。
积雪覆盖的田野上,插满了新制的木牌。
张居正带着几名黑袍军本地寒门士子担任的官吏,主持分田。
“张柱子,分得下等田三亩,地契在此,按手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