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再见(1/2)
那天从酒店回来之后,姜昂又给我打了电话。
我犹豫了很久,才在他给我打第二次时接起来。
电话接通,我又不知道该说什么。
我很想问他那天到底听没听到,可又抱着点侥幸,万一他没听到,我这不是不打自招吗。
沉默了许久,姜昂率先开口,“诶?我都换手机了,怎么还听不见声呢!又坏了?”
“什么?”
“啊,听到了听到了。”
我却只关心之前那句话,“你之前手机坏了?哪坏了?”
“哟,稀奇,知道关心我了?”
“别打岔。”
“听筒坏了,总听不见声,还是上次给你打电话才发现的呢,我就干脆换了个手机,你要不要?给你也换一个?”
“不不不,不用。”有钱也不能这么乱花。
我继续追问,“所以你上次什么都没听到?”
“嗯……也不是什么都没听到……”
听得我心口猛地一紧。
下一秒,“滋滋的电流声算不算?”
我:……
“你说算不算!”我咬着牙低吼着。
“啧,怎么这么大火气,上次那破手机给我强制关机,我都没像你这样,要不要我给你买点菊花茶降降火?”
“上次是你挂的电话?”不是许星朗挂的。
“是啊,怎么了,生气了?别生气啊,下次哥肯定不先挂……不,从这次开始,行吧?”
得知他什么都没听到,我终于松了口气。
听筒那边隐隐约约地传来一个带着促狭笑意的男声,“二少这是哄女朋友呢,说话这么宠?”
“滚蛋!”
我才后知后觉地反应过来,姜昂刚刚向我承诺不先挂我电话时的语调,确实不太对劲。
不知道姜昂跟那边说了什么,那边突然多了一阵阵起哄,随后就是门“砰”的闷响。
片刻后,周遭安静了。
姜昂似乎来到了一个没人的地方,声音还带着几分醉意,“怎么不说话?”
“姜昂,你说话能不能别这么没谱!”
搞得像是在哄女朋友一样,难怪别人会误会。
可我又不是,怎么可能因为这个跟他生气。
“听见了?女朋友?”
“我不聋。”还重复一遍。
“你跟其他女生说话要注意下分寸,不然以后你女朋友会介意的。”
……
长久的沉默,久到我以为我手机出了问题时,
姜昂道:“吕宁安,如果我……”
没声音了,屏幕黑了。
手机没电了。
我赶紧充上,联系上姜昂,跟他解释了一下,问他刚刚想说什么。
姜昂隔了很久,才发过来一句:没什么。
我还在提醒他记得和朋友解释一下,姜昂却说:我不想解释。
你不解释,他们不就该默认我是你女……
字打到一半,我忽然意识到了什么。
下一秒,那条消息撤回了。
改成了:我会解释。
我这才松了一口气。
原来是打错字了啊,还好我这条消息没发出去,不然可糗大了。
那会我忙着庆幸自己没有出糗,并没想过,姜昂为什么会在他的朋友面前,给我打电话。
直到后来的某个深夜,我莫名其妙地接到了姜昂的电话。
可是接起来,那头却又不说话,只有一些窸窸窣窣的杂音。
十几秒后,电话戛然而止。
但我却在声音消失前,敏锐地捕捉到了一丝闷哼。
下一秒,屏幕亮起他的消息:不小心碰出去了。
可我怎么听着,最后那一声,这么像许星朗情动释放时,给我捂住嘴也挡不住漏出的那种……
不要瞎想了吕宁安!怎么可能!
……
十二月份的最后一个周末,考研如期而至。
我和许星朗坐在考场门口,互相握手,祝愿对方,“研途顺利啊。”
说起来,直到现在,我都觉得这件事是我的一个梦。
原本我是不想读研的,我想工作赚钱。
就连勤勤恳恳地学习参加活动,我也只是为了奖学金。
可我身边的人都在考研,我也有想过,学历和钱,到底哪个更重要。
但是后来,我还是被急于赚钱的欲望勾走了。
我万万没想到,为了奖学金学的习不白学,为了奖学金参加的活动也不白参加。
我们专业,一共六个保研名额,我很幸运地,排在了第六。
还是因为前面有两个没过四级,但是我过了,所以我捡到漏了。
收到通知的那一刻,我人都呆了。
第七名联系到了我,说给我十万块钱,让我放弃。
天,那可是整整十万啊。
哪怕是被宋知宜养大了胃口的我,也不能完全无视这十万块。
宋知宜说我没出息,她可以给我二十万,让我继续上学。
我犹豫了。
我妈知道了。
把我骂了。
我小时候薅别人家花她都没骂这么狠。
她说她供得起我。
我胡思乱想什么。
许星朗也说,我应该抛开这些现实因素,问问自己的内心,到底想不想读。
……
怎么会不想呢。
谁会不想深造进步呢。
我本来就是个不聪明的人,勤勤恳恳学了这么些年,也并不轻松。
像我这样的人,能侥幸捡到这个漏,已经是老天眷顾了,还犹豫什么呢。
可我听说,读研很贵啊。
许星朗让我放心读,学费的事交给他。
我吓得一激灵,转头就给我妈打了电话,“妈,我想上学。”
…
许星朗郁闷了好几天,他不明白我为什么这么抗拒他要供我读研这件事。
我也不明白,平时很聪明一个人,怎么连这个都想不通。
我就问他,“你现在有钱吗?”
“我有压岁钱。”
“多少?”
“好久没算了,不过我十岁那年卡里是五万。”
……
“当我没说。”
我本来是想跟长篇大论地讲一讲,我是如何不希望他动他家长的钱来供我读书,如何不希望被他家里人看轻,我妈现在的工作也不是供不起,没想到他始终想的都是用自己的钱。
好吧,是我狭隘了。
许星朗也保研了,依旧是捡漏。
至于为什么他学习这么好,还要捡漏,一开始又为什么要自己考研而不是准备保研。
因为他,大学五年,参加的学校活动屈指可数,德育分低得离谱。
所以他一开始对保研没抱什么希望,反正就算是自己考,他也有信心能考上。
没想到,他专业课成绩太好了,硬生生把德育分欠缺的部分补了上来。
排了个第二。
所以我的措辞不严谨,他这不是捡漏,他这叫众望所归。
第一名,我们也很熟悉。
李卓敏。
那个,确实十分优秀的女孩子。
不过我也不赖啦,专业第一的优秀女孩还成天找我吃饭,夸我怎么这么厉害能找到这么多好吃的馆子呢。
人各有长。
忙着面试的那段时间真的很难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