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真实的月亮倒影(1/2)
图书馆邂逅之后的好几天,凌悦的生活,看似一切如常,
但只有她自己知道,内心那片常年维持着,理智平静的湖面,
被投入了一颗名为“程砚安”的石子,正荡漾着层层叠叠、难以平息的涟漪。
多年来,她关于生命、能量、自然的所有奇特感知和思考,都像被锁在无形的保险箱里。
与家人的交流更多是,出于安全和引导,是一种守护性的默契,而非纯粹的思想碰撞。
而程砚安,这个几乎陌生的学长,却在一个下午,用他严谨又充满想象力的思维,轻轻叩响了这个保险箱。
他不仅没有视她的某些想法,为无稽之谈,
反而称之为“宝贵的直觉”,这种被理解、甚至被欣赏的感觉,
像一道光,照进了她孤独探索的精神世界,带来一种近乎颤栗的喜悦。
然而,这喜悦很快被冰冷的现实感冲刷。
程砚安的欣赏,是基于她精心包装后,的“学术直觉”和“独特视角”。
他看到的,是水中的月亮,清澈明亮,吸引人想要靠近,但那只是真实月亮的倒影。
她的核心秘密,那轮真实的月亮,永远无法浮出水面。
这种认知带来一种深沉的怅惘,他们可以无限接近思想的共鸣点,
但中间永远隔着一层无法穿透的玻璃。
更让她警惕的是,程砚安本人,就是那面过于清晰的镜子,
他的敏锐足以照出,她伪装上的任何一丝裂痕。这份吸引力本身,就构成了最大的风险。
抛开能力与秘密,凌悦也是一个正值青春的少女。
程砚清俊的样貌、沉稳的气质、专注学术时散发的魅力,不可能不引起,她一丝微妙的好感。
在某个瞬间,她或许也幻想过,如果没有这沉重的秘密,
她是否可以像普通女孩一样,坦然接受一份,来自优秀学长的欣赏,
甚至发展出一段,单纯美好的校园恋情。
但这念头刚一冒头,就被她理智地掐灭了。
这短暂的幻想,反而更深刻地提醒了,她与“正常”世界之间的距离。
之后,她刻意地将程砚安定位为“值得尊敬的学长”和“有益的学术交流对象”,
主动给刚刚萌动的好感,划定了严格的界限,不允许自己沉溺其中。
她刻意地避免和程砚安单独相处,在公开场合的言行,也更加谨慎。
她增加了在灵泉空间独处的时间,不仅是为了稳定能力,更是为了抚平内心的躁动。
几天后,内心的涟漪渐渐平息,湖面恢复了,表面的平静。
但湖底之下,某些东西已经悄然改变。
大二暑假前,生命科学学院的野外实习,如期在云雾缭绕的南岭山区进行。
队伍深入植被茂密的谷地,进行植物多样性样本采集。
程砚安作为经验丰富的大四学长,主动承担了,风险较高的崖壁区域采样任务。
意外发生在午后。
程砚安为了采集,一株罕见的蕨类样本,脚下踩到松动的岩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