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又是他们(2/2)
在凌肖的授意下,保卫部门向外释放了,
一些经过处理的、关于部队正常调防或训练的模糊信息,
巧妙地将对方的注意力,从家属院引开,制造一种“戒备森严是因军事活动”的假象。
同时,
他严肃地叮嘱凌悦,近期放学必须直接回家,不能单独去同学家玩,
更不能接受任何陌生人的搭讪或礼物。
秦研的神经也绷紧了。
自从上初中后,
她开始格外留意周围的环境。
接送凌玥上下学时,她会不动声色地观察,是否有可疑车辆或面孔重复出现,
去菜市场买菜,她也会注意,是否有人尾随。
她甚至重新检查了,家里的电话线,确保没有被窃听的痕迹。
一天下午
秦研接凌悦放学,在校门口确实看到了,
一个挂着“文化交流”胸牌的外国人,正拿着相机对着校门方向拍照。
当他的镜头,似乎无意中扫过凌悦时,秦研立刻上前一步,用身体挡住了女儿,
并毫不避讳地用锐利的目光直视对方。
那个外国人愣了一下,随即露出一个礼貌,但略显尴尬的笑容,收起相机转身离开了。
“妈妈,那个人怎么了?”凌悦敏感地察觉到母亲的紧张。
“没什么,只是不喜欢有人随便拍我的宝贝女儿。”秦研用轻松的语气掩饰过去,但手心却微微出汗。
可是尽管父母极力掩饰,但早慧且敏感的凌玥,还是感受到了,家中弥漫的紧张气氛。
她隐约觉得,这紧张与自己有关。
这种无形的压力,让她在尝试控制,体内那股“暖流”时,偶尔会出现波动。
一天晚上,她因为做噩梦,床头柜上的玻璃杯表面竟然凝结了一层细密的水珠。
这让她惊醒后感到一阵后怕。
“天眼”组织,此次显然更加谨慎和有耐心。
他们不再试图直接接触或收买内部人员,而是采用了,更专业的“环境观察”和“行为模式分析”策略。
他们长时间、远距离地记录凌悦一家的,作息规律、出行路线、社交范围,
试图从海量数据中分析出蛛丝马迹。
他们相信,只要目标身负异常能力,在长期的自然生活中,必然会出现无法用常理解释的“破绽”。
一时间,表面上风平浪静。
可疑的“旅游团”似乎只是常规观光,并未有进一步动作。
但凌肖和秦研都知道,这只是暴风雨前的宁静。对方像经验丰富的猎手,潜伏在暗处,等待着猎物自己露出马脚。
然而,这一切却被沉稳的哥哥发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