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百谏成圣下,大明死谏官! > 第149章 老朱送皇子进军营,叶言又有操作和谏言方向了?

第149章 老朱送皇子进军营,叶言又有操作和谏言方向了?(1/2)

目录

随着这件事彻底落下帷幕,随着皇子们都心思各异地退出武英殿后,殿内重臣也领旨告退,空旷的大殿内也只剩下朱元璋一人,以及角落里如同影子般侍立的太监,那位叶言的分身。

在叶言目光中,朱元璋唯独改他自己家的事,那改的叫一个利索干脆啊。

他此刻看人都走了,这才扶着额,似乎也很苦恼,毕竟这和他原本想定的不一样。

他现在能改也是因为叶言这一步步的促使,因为弊端太明显,因为不改未来必然会成为他明朝灭国的根本原因之一,他必然是能想到的。

但不能把老朱想的太单纯,他能改的最大原因,其实也有他想到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事实。

不改之下,未来后世之君也会从其他地方操作,不管那些后世之孙,不管他朱元璋后代的死活。

现在这样改,最起码让这帮后世子弟有饭吃,有能力活下去,而不是最终朝廷不管,他的祖制不让劳动,最终活活饿死在家里,或者干脆有可能去乞讨,或者说的离谱一点,故意犯罪,就为了进牢狱里吃牢饭,反正是宗室身份,那些普通官吏和狱卒也不敢动他们。

这老朱所想还真和野史记载的一样,所以他想的还是很长远的。

殿内过去了良久,朱元璋也沉默了不短的时间,最后却突然冷笑一声,自语道:“哼,一个个的,樉儿不满,?儿算计,棣儿……嘿,老四那小子岁数不大,眼里倒是有火啊,很不错!”

他显然完全将他儿子们刚才的反应都尽收眼底,也相当清楚这帮人到底在想什么。

“不过光让他们在宫里听宋濂讲经,听李魁那狂徒算账,读死书,能读出什么名堂?咱像他们这么大,早他娘的跟着郭子兴大帅提刀杀元兵了!”

他猛地坐直身体,眼中精光一闪:“所以不行!京卫戍军营……”

他又猛地站起身,步伐沉稳地走到殿门口,望着外面沉沉的夜色和远处隐约可见的宫墙轮廓,以及此前刚刚离去的那些皇子背影方向。

“啧,也是时候让他们去尝尝真正的行伍滋味了,省得整天以为天潢贵胄,就真不知兵戈为何物。”

这句自语声音并不低,叶言的分身听的清楚,他马上心中一动。

历史上,朱元璋就是就是在洪武三年左右开始强化对诸子的军事训练,为就藩做准备。

但最初只是让他们听习那些武官的伦理教育,也是洪武四年后期,朱元璋才开始动真格的,他把这帮人送往了京城郊外的军营训练。

所以叶言瞬间一愣,他立刻想到自己在京营中那个姓赵的百户分身,此前安排武官分身去各地时,这个分身他是记着的。

设定上是因伤从前线退下来,以严厉和不讲情面著称的老兵,现在正好可以派上用场了?

‘嘶,有戏!’

在叶言思考之际,朱元璋属于想到了就立刻开始做。

洪武时期的皇子,朱棣他们小时候是吃了很多苦的,所以不说人品问题,无论是正史还是野史,从来没有一则关乎洪武王爷战斗力不行的记载,哪怕有,那也是最初不行,后面那王爷打仗完全就是一把好手,甚至说虽然肯定不及徐达和蓝玉,但那也比普通的将领都强的一塌糊涂。

这就是朱元璋的教育啊,真是文、人品都教不明白,但打仗他是真会教,教的那叫一个好啊!

正如此刻,朱元璋直接就扬声对外吩咐:“来人!传朕口谕,秦王、晋王、燕王、周王,自明日起,每日午后,罢大本堂日讲,改赴京卫戍军营。着其编入新兵营队,与军士同吃同住同操练,习骑射、演阵型、明号令。”

“由营中教官严加管束,一视同仁,不得以亲王身份骄纵懈怠。令徐达、汤和等,轮值督导,按期将操练情形报与朕知!”

看看这命令,可谓旨意简洁冷酷,也带着朱元璋一贯的务实风格。

说白了,他朱元璋就不是让儿子们去体验生活的,而是真正要将他们投入军营这个大熔炉里锤炼的。

这与历史上他对诸王那句——“授以精兵,俾诸王习兵事”的记载都完全吻合。

叶言操控太监分身恭敬应诺,随即也取消了控制,分身去忙乎这旨意,他本人在叶府内则心中飞速盘算起来。

良久后。

‘好啊!好啊!我李魁的身份可以继续在文事上影响他们,而京营这个赵百户的身份,正好可以名正言顺地操练这帮所谓的天潢贵胄,呵!这不是文韬武略,我都能插手了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