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百谏成圣下,大明死谏官! > 第117章 我说的你朱元璋哑口无言,我和你斗到底!

第117章 我说的你朱元璋哑口无言,我和你斗到底!(2/2)

目录

他现在何尝不知道这些?

但他终究不愿意承认,或者说,不愿意在臣子面前承认。

户籍制到底如何,那三年的起义已经给了答案。

其实叶言的谏言并不伟大,不像现代人认为的,我们穿越者来此提出的东西,那古代人震惊的连话都不好说。

实际上,古代人什么都知道,老朱甚至都不需要那两个分身去送死,只是说叶言是想把这事闹大,让老朱直面真正的问题所在。

洪武三年的黄巾军起义,根本原因朱元璋比谁都清楚,他只是……不愿意改,他心里何尝不是在泥腿子脱变成皇帝那天,他也就不在乎泥腿子的利益了?

他变了啊!

叶言也只是发挥了一个普通臣子的权力,是仿佛很清醒,很直白的把问题的根本,是再一次以谏言的行事,拿到明面上和皇帝说。

所以你说朱元璋会杀叶言?

不见得,他杀了反而显现出他是傻子,叶言就是那个伟大的穿越者,说了他不知道的事。

但他身为开国君主,叶言说的都是一点就通。

此刻不能说想杀叶言,但愤然是存在的,所以他还是那般嘴硬。

“哼,说得轻巧。”朱元璋停下脚步,冷哼道,“堵不如疏?如何疏?天下如此之大,人心如此之杂,一旦放开,如何保证不乱?如何保证那些豪强世家能妥协?能不趁机坐大?”

“这些你考虑过吗?还是只会像那些清流一样,空谈大义?”

终于问到点子上了!

叶言心中一定,知道最关键的时刻来了,他从袖中取出那份刚刚写就的要点,双手呈上!

哗!

朱标这个刚成年的年轻人,此刻人都傻了,叶言……叶先生,你这是算到我爹的反应了?

朱元璋更是眼睛收缩,此刻难掩真正的震惊。

叶言也是一口气说出他的对策。

“陛下圣明,所虑也极是。臣才疏学浅,岂敢简单空谈?方才于东宫,臣与同僚紧急查阅近年户籍、丁口、税赋简报,略有所得,草拟数条浅见,恭呈陛下御览。”

“此并非成熟方略,仅为引玉之砖,伏乞陛下圣裁,也同所有百官商议。”

太监将纸条接过,递给朱元璋。

朱元璋扫了一眼,上面字迹工整,条理清晰!

其一,肯定陛下创业维艰,现行策于稳定时局之功,示以理解。

其二,析户籍固化之弊,非指陛下之过,乃时势使然,需因时调整。

其三,建议:军功授田与转籍并行,激励军心;匠籍设“巧匠院”,优异者赏格授官,或准其子弟科举;商税定额,超额部分可折抵“捐纳”,换取民籍资格或科举名额……

其四,强调循序渐进,先在几地试点,观其效后再图推广,绝不冒进,以稳为主。

每一条后面还有简略的注释和预期效果。

这根本不是仓促写就,而是经过深思熟虑的纲要!

朱元璋看着这张纸条,看了很久,殿内彻底陷入寂静。

直到他终于抬起眼,再次看向叶言时,目光极其复杂。

他内心一定有震惊,以及很多复杂情绪……

叶言,这叶言简直厉害的难以置信!

不单单是猜到了自己会见他这个皇帝,他还提前准备了应对自己发难的笔记?

何其厉害啊!

“你……”朱元璋缓缓开口,语气中其实多了点尴尬,“哼!倒是做了些功课,看来,你不是只会耍嘴皮子。”

叶言躬身!

“臣愚钝,唯知陛下宵衣旰食,为国操劳。臣既食君禄,自当为君分忧,些微浅见,若能对陛下有所裨益,则臣幸甚。”

朱元璋将纸条攥在手里,沉吟半晌,忽然道:“今日之事,出你之口,入咱之耳,户籍之事,关乎国本,咱自有计较。你……”

他盯着叶言,语气突然变得极其严肃,甚至带着一丝警告!

“你在东宫,当好生辅佐太子,以实务为本,那些空泛大道理,少讲!更要谨记臣子本分,莫要以为有了些小聪明,便可妄议朝政,揣测圣意!咱能给你的,也能收回来……但今日之言,咱记住了,你,退下吧。”

“是,臣谨遵陛下教诲!臣告退!”叶言心中长舒一口气,知道这一关算是过了,而且效果似乎还不错。他保持着恭谨的姿态,一步步退出了武英殿。

直到走出大殿,被冬日的冷风一吹,他才发现自己的后背已被冷汗浸湿。

不过……

“哼,我不敢说自己多聪明,但朱元璋,我和你斗一斗倒是不成问题。”

朱元璋现在已经陷入了纠结中,是按着叶言的政策改,还是像他想的一点点提高户籍中人的地位,再把官吏也约束进去,维护他朱家子弟的权益?

这一点,叶言猜到了,也在未来必争到底!

甚至……

兵谏?

未尝不可!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