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百谏成圣下,大明死谏官! > 第89章 我争的道义就是为了百姓,成了!

第89章 我争的道义就是为了百姓,成了!(1/2)

目录

而随着郝建和蓝玉的身影在朝堂上消失,朱元璋使劲喘着粗气,半天才把目光重新看向王彦。

“哼!这俩个蠢货……”他嘴里嘀咕着,马上又无奈的问王彦,“现在,他们这种蠢货滚了,咱就问你,咱说的难道不对吗?你的归还于民还要继续和咱说吗?”

必须要说啊!

而且因为郝建这分身的掺和,老朱说实话也没办法继续用他那个歪理讲事了,这取之于民被郝建在拍马屁吼直接戳穿了,本质上就是不想退钱,就是大义凛然下的蛮横,他老朱的歪理也就是用之于国是高于用之于民,但这对个屁啊!

王彦由此也深吸一口气,也直视老朱。

“陛下暂且息怒,陛下所说臣怎么会不清楚?这北伐雄师待饷,中都宫城待修,江南灾民待哺,此皆系国之根本,社稷所系,每一分国帑,都重若千钧。”

这是实话,虽说叶言有时候看历史都在想,你说朱元璋你老家凤阳那宫殿有什么可修的,非要衣锦还乡的浪费钱不成?

就不该修!

但这话也是真没办法说出来,老朱那是死也不可能听的。

衣锦不能还乡,那简直太丢份,这种心态也是华夏人普遍有的,老朱死都不会愿意放弃的。

“然,陛下。”王彦话锋一转,他承认了朱元璋的歪理不提,关键是接下来这一句,“臣所言归还于民,非是要动摇国本,更非是让刁民来向朝廷讨债。此策之本意,在于‘正名’与‘固信’!正如此前的宝钞之事,既已改变宝钞之制,正如诚意伯和胡大人所说的信之一字也,此难道不正好证明陛下此番是真想雷霆整顿吏治,是重立朝廷信誉,立算学之威的最终目的?”

“陛下,您此举当是为民啊!”

好一个为民!

刘伯温一直站立不言,这扯上他了,这才睁开微眯的眼睛扫来。

这王彦真会说话,而且他说的还真没问题,你朱元璋既然宝钞的事都听进去了,这算术延伸出来的税收问题,不也和信沾边吗?

胡惟庸此刻也暗叹一下,这一次倒是不反驳了,信,或者说民心问题是必须要拯救的。

宝钞就已经逼得大明百姓过的不易,这退税某种程度也是在挽救大明在民间的信,是好事,确实是该推行。

朱元璋也猛然间一愣,那郝建拍马屁话说的糊涂不假,但他听的不爽的是对方话里那极致推崇下,他本人都接受不了的逻辑。

用之于民其实远高于用之于国的,自己强行用用之于国为借口,实在是不公允。

而为民?

他内心一下子出现那日夜里,他和朱标纠结通货膨胀的场景。

官逼民反啊,现在对于大明朝廷而言,是必须要挽救这一点的,就如此前王彦和李魁联合谏言说的,这样民心不行的家业他怎么传给他爱的儿子,他的太子朱标呢?

在朱元璋沉默之际,王彦也抓住机会,顿了顿语气更加诚恳。

“陛下可还记得今科乡试革新?李魁、叶言两位大人,呕心沥血所拟之实务策问?其中定然便有考较士子算术实务之题!臣斗胆猜测,按照李佥事的风格,其中定然是会有‘今有仓廪廪存粮若干石,需赈济灾民若干户,每户当分几何?若途中有损耗几何,当如何调拨补足?’这种题目,又或是有‘某县新垦田若干顷,按户授田,需丈量划分,当用何法?若有沟渠占道,又当如何折算?’的题目?”

王彦突然提到科举改革和实务策问,倒是让朱元璋的眼神微微一动。

革新科举,是他为了选拔真正能做实事的官员而力推的,其中包含算术实务题是必然的,他本就在乎算术问题,现在算术不行的是这些科举之前被他提拔为官员的人,而王彦借此到底要说什么呢?

那就是——

“陛下,以此题考实务,是表现朝廷重视算术的学问,才出了此类臣断言稍显困难,但与百姓民生挂钩之题!”

“而这些即将新晋的举人,未来的进士,也才是朝廷未来治理地方的栋梁!他们通过此类实务策问,证明了自己懂得田亩丈量、赋税核算、仓储盘存!这难道不正是陛下高瞻远瞩,欲革除空谈与重用实学之明证吗?”

叶言是突然将科举改革与算学考校,以及这退税联系起来,巧妙地抬高了朱元璋自己所做决策的意义。

“而既然陛下已开此先河,为朝廷选才立下了‘通实务、精算学’的革新风向。那么,此番彻查各地账目混乱、官吏昏聩聩之弊,岂不也正是一次绝佳的机会?一次向天下证明陛下圣心所在,证明朝廷新政绝非空谈的机会?”

“陛下!”王彦的声音突然变大,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度,“故此,清查账目,厘清过往几年因官吏失职,又因算学不精而确凿多收、强征之款项!此恰好是本清源之际!将这些本不属于朝廷,被污吏以糊涂账名义中饱私囊或确系多收的钱粮,明明白白地查出来!”

叶言也是会说了,他强调的东西,关键在于这就是你朱元璋要做的是好事啊,而现在退税不就是彰显你在治理贪腐的好事吗!

“而当陛下您查出来之后,这凡有贪墨者,就可依律严惩,赃款也可充公!而对于如何处置那些确因官吏昏聩无能,账目不清而多收百姓的钱粮....陛下!这也正是彰显您圣德仁心的时刻!”

王彦的目光特意充满了恳切,甚至带着一丝为朱元璋着想的意味。

“陛下乃开国雄主,深知民心如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之理!把这些多收的钱粮,还回去是对于一个个升斗小民,一户户百姓挣扎求生的黎庶,那可能就是几斗恰好救命的口粮,几尺恰好能御寒过冬的粗布啊!是若能将此确系因账目混乱而多收、且能查证核实的钱粮,酌情、有限度地返还于原主,多好啊!”

叶言也知道不可能全退,因此干脆小心翼翼地提出了一个折中方案,不是全面退赃,而是针对“确系因账目混乱多收且能查证”的部分,进行有限度的返还。

“陛下!就此一举,就将如同甘霖降于久旱之田!百姓将亲眼看到,陛下整顿吏治、考校算学,非为虚文!非为苛待!而是真正为了不让他们的血汗被贪墨官吏白白糟蹋!他们会奔走相告,会称颂陛下圣明!会发自肺腑地相信朝廷的新政、朝廷的法度,是为他们做主,是为他们谋利!”

“民心所向,是将胜过百万雄兵啊!”王彦的声音斩钉截铁,“此等巩固民心、夯实国基之效,岂是区区钱粮可衡量?陛下今日之雷霆手段,整肃的是吏治,考校的是算学,而若辅以此仁政,收获的将是万民归心,江山永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