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本就是借着算术问题想整治官场,胡惟庸这老狐狸啊。(2/2)
我是不是很让你满意,你不满的不就是官吏不通算术?但核心在于,那是上元县那县丞乃人举荐上来的,要抓就抓举荐的问题。
可举荐在此前已经被叶言设置了种种限制,你现在这样说,完全就是压下去,大事化小了。
胡惟庸不管叶言的分身想什么,只是宛如真正的清官,在真正的为国家向好而出谋划策!
“此乃一核,而二核则最关键,核各地钱粮账目!”他猛地指向一旁的其他文官,尤其是户部一列,“是也,臣建议着令都察院、户部即刻行文各府州县,限时自查历年赋税账册,尤其关注征收数额与《大明律》三十税一之差额。凡有如上元县般错漏明显、盘剥百姓者,无论官职大小,一经查实,立拿问罪!其上官,亦需承担连带失察之责!此乃顺应王提督之言,不做事者,既要惩处,乃整肃吏治,挽回朝廷威信之根本!”
这老小子的处理手段相当合格,而且也帮老朱撤下这‘耻’的问题了。
“再至于《九章》之学。”胡惟庸的语气又变得温和,甚至带着一丝务实的劝慰,“陛下已下旨令应天府官员抄录方田术,此乃圣心仁厚,教化臣工,使其重拾根本之良法。然则,各地官员,也应如此,自当以此为勉,闲暇之时,亦当勤加研习。”
说完这话,胡惟庸才有了一点锐利,有了一点反驳叶言的意思。
“可是,此非一日之功,更非衡量官员贤愚之唯一圭臬。朝廷选材,首重德行操守、经世谋略,至于算筹之术,自应有专业吏员辅佐,或于民间找寻钱谷专人帮衬!若官员皆需亲操算盘,事必躬亲,那朝廷设立户部、地方设置钱谷师爷,这又有何用?王提督,而应知晓的是,各司其职才方为正道啊。”
其实是他太懂朱元璋了,现在大明初立,官吏少的可怜,不能借此机会让朱元璋他大杀四方。
官员都死了,对大明而言天下只会更乱,所以他这话核心意思就是,朱元璋你不能借此杀人,你得听我的,这件事本质上的逻辑可以换一换。
这官员只要会用人,会让师爷去算账、懂管理知道去核查结果,最关键的是有德行不主动贪墨就够了,自己算不算得清二百四十除以三十,这根本不是关键问题啊!
叶言和朱元璋其实表情同时一变,叶言是听出这话中深意,这老东西是真会算计,其实他很清楚算术的重要,很清楚朱元璋必然借题发挥,可那样他胡党的官吏得有多少钱,因此被清算?
朱元璋则表情微变下,其实内心的恼火还是存在的,但这绝对不针对王彦,哪怕他说的再过分,也像打他皇帝的脸。
是实际上,就是这帮狗屎官员们,连算术都不懂,连带问题不就是贪腐得非常严重吗?
他恨不得借此机会把这些蠢货都杀了,但胡惟庸说的话确实是无懈可击,第一是官吏不能因此减少,第二是算术问题根本不重要,这工具让会用的人来使,远比现在让官吏们彻底从头学习算术要有用的多,大明各官吏各司其职的样子才不会被打乱,国家这机器才能继续安稳运行下去。
这简直是教老朱做事!
然后老朱自己一听还知道是对的,他还不能反驳胡惟庸的意思,不然因为算术去彻查无用官吏,那得死多少人?那就真成动摇国本的问题了。
‘麻烦!’
叶言和朱元璋内心都出现了这个词,他们都清楚这今日朝廷之争,硬生生的反倒是被胡惟庸给搅乱了。
胡惟庸此时还最后躬身了下,声音更加恳切。
“陛下,王提督所陈之弊,根源就在于举荐失察、核查不力,方法失条!臣之愚见,当以此三者为着力点,猛药去疴,重典治吏,方能正本清源,不负王提督一片赤诚报国之心。至于以《九章》之精熟与否,斥满朝为耻,臣以为……恐非公允,亦非治国安邦之良策,万望陛下圣裁!”
他的话音落下,奉天殿内彻底一片寂静。
总结起来就三点,不是他话中的三点。
第一点,胡惟庸完全承认王彦揭露的问题严重性,甚至加码痛斥周禄等人。
第二点,他巧妙化解了王彦对全体官员的激烈定性,将其归为以偏概全,算术问题是存在,但核心在于这不重要,是没有安排好而已。
第三点,当官的听话要听音,王彦的本意是想借此将算术彻底推广起来,这并不是什么大问题……但不能让朱元璋借题发挥,这就是小问题,这东西让专人来做远比你这强硬要求‘改革’的激烈有用。
最后总结来看,他就是既给了朱元璋面子,也给了百官中不会算术人的面子,还肯定了分身王彦的赤诚,最后……那是真大事化小了。
“草,完蛋!”
叶言审阅试卷的手在贡院内都一顿,胡惟庸这番话,说得太好听了!
简直是教科书级的官场太极。
他是看出自己此次谏言虽是意外,但本就是想借此让朱元璋借题发挥,尤其针对的其实是户部官员,让他开始审查所有人到底懂不懂算术,借此把那些糊涂人都给拉下马,还大明户部一个清明。
结果这老胡惟庸把一场可能颠覆性的能力标准革命,成功降级为一次吏治整风运动,去查,去抓,但别太过。
这下子叶言也没办法反驳了。
龙椅上的朱元璋,紧锁的眉头也渐渐舒展开来。
胡惟庸这番分析,条理清晰,重点突出,既回应了王彦的愤怒,也指出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向,虽然和老朱想的完全不同。
但抓举荐下的蠢货,严令核查账本……其实也不差,也维护了他朝廷和皇帝的体面,避免了将全体官员推向自己的对立面。
最重要的是,这方案不折腾,不伤筋动骨,还能立竿见影地抓几个典型出气。
当然,至于以后官员们到底还懂不懂算术,这方法完全没用,该怎么样还怎么样,他胡惟庸看起来其实就是最看不上算术的官员,这东西他压根就不在乎,要不他怎么说让专人来算就行了呢。
“嗯……”朱元璋也深沉了一会,这才缓缓开口,“胡卿所言,老成谋国,甚合朕意。王卿心系社稷,其情可悯,然言辞过激,亦有失大臣之体。”
他目光扫过王彦,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到此为止吧’的警告,然后才最后看向胡惟庸。
“朕便依胡卿所奏。着吏部、都察院、户部即刻拟定章程:严查举荐失察之责,详核各地赋税账目,凡有贪墨渎职、盘剥百姓者,无论大小,严惩不贷!其上官,一体追责!至于《九章》之学……”朱元璋顿了顿,似乎觉得胡惟庸的话很有道理,“各地官员,闲暇时自当研习,以明根本。更重用专员暂且理清账本……”
这行吗?
这他妈能行吗!
叶言内心反倒是不爽了,不说此次谏言本就上升不到死谏、改革大明的意义上。
但他也就是恰好遇到了这种事,恰好因为内心在乎百姓的想法,借题发挥的让朱元璋明白,让全体官员明白算术的重要性。
结果你胡惟庸直接这样操作?
那错乱账本在以后就压根不会少,这就是胡闹!
看来得再用分身想办法上强度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