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陈宁不信邪?睚眦必报的叶言!(1/2)
百官的考量已经完全不重要了。
对于叶言来说,正如他此前被胡惟庸的下属送礼时,那种身不由己的感觉出现后。
何必分身都去死呢?
这是一个三品的王彦出现,那未来又会有多少把握重要官位的分身再出现呢?
改变大明不能只靠谏言,只靠朱元璋他也许会接受的可能。
还要……实权!
正如此刻的贡院中,李魁在不断审阅其他官员带来的士子档案,叶言走到窗前,注视各个号舍备考的士子们。
‘大明最大的问题其实就是贪腐……改变贪腐?就从这科举开始,从这分身升官开始!’
……
三天后,王彦这具分身已经状态一变,变成了身穿三品大官才有的绯色官袍之人,变得一脸的正气,也踏入了临时划拨给清吏档案司的官廨中。
陈宁?胡惟庸?
此陈宁虽非兵部尚书的那位陈宁,但果然是有相同的名字,就一定会有相同的遭遇。
历史记载,陈宁这位兵部尚书在未来会随着胡惟庸案一同死于老朱的铡刀下,那这个舍人的陈宁也必然如此。
叶言。
他透过分身的眼睛,盯着官廨中一个个为他汇报工作的下属,以及那来传旨太监所说的——‘专敕掌印!统管天下‘人册’!无论品阶高低,无论勋贵宗亲,皆可依律彻查!’
他的分身,王彦面无表情的点点头,也弯腰彻底接住这最后的旨意。
不久后。
“……说完了吗?”
几名汇报完毕工作的书吏,以及老朱特意拨下的皇家侍卫小旗垂手肃立,大气都不敢出,只是赶紧称是。
他们眼中的王彦不但极端,而且极为厉害,那句彻查我九族之言,依旧在他们耳边不能消退。
这位大人会做什么呢?
“先彻查本官九族,若有问题者一律奏于圣上,听从发落!”
反正都是系统构建的关系网,查的也是没有官职的分身,他也不怕那些。
但这话出口后,几名书吏都是大感震惊,王彦他真的不是开玩笑啊?
“是!”
他们称是后就准备去安排底下的官员行事,王彦却忽然一笑,抬手叫住他们。
“稍等一下。”
对应这一刻,叶言本体脸上罕见的出现一抹愤然,以及一点恼火。
陈宁所代表的胡惟庸一派,实在是过分。
别看只是论了一个三代查处的政策,但对方出列那副姿态、言语,那竟然想把分身逼上绝路的样子。
‘哼!’
他不介意拿这分身的升官,再去做点什么……
“大人?”书吏几人立刻回头拱手,他们内心或许已经有了猜测。
王彦沉默片刻,这才说出自己想法。
“本官履新,清吏档案司初立,当以雷霆之势立威,亦需以铁案彰法。”
难道?!
几名书吏和小旗心头一凛,腰弯得更低了。
“大人明示。”
王彦的目光扫过他们,最终落在那份象征着新衙门无上权柄的专敕掌印上。
“立威,自然要从质疑本官新政最力,最巧舌如簧者开始。”他慢条斯理地开口,每个字都说的极重,扎得几名下属心头一凛,腰弯得更低了。
“陈宁……陈舍人,前日在奉天殿上质问本官汝之家世可经得起查?问得好,问的妙!”叶言无师自通,控制分身摆出官老爷的姿态,拿起茶水微微一抿,“呵,本官既已领旨掌司人册,自当以身作则,九族清白与否,尔等自去详查,据实记录,一丝一毫不得徇私,报与陛下圣裁便是。”
他顿了顿,端起手边温热的茶盏,氤氲的热气模糊了他双眼,却影响不了叶言让分身发出的声音。
“然,人册之公正,新制之威严,亦需一桩铁案来证明,方能震慑宵小,取信于朝野。陈舍人既如此关心人册之公正,更以其家世清正自诩,甚至不惜以此为本官设局……那么,便从他开始吧。”
嚯!
几个书吏立马懂了,彻底懂了!
这位新上任的掌印提督大人,不仅要以身作则接受最严苛的审查,更要以雷霆手段,将矛头直接刺向那个在朝堂上意图置他于死地的对手!
这不是睚眦必报吗?
但他们却没有反对,因为陈宁所作所为确实过分,而且完全是用那嘴皮子把眼前的王大人往绝路上逼,谁敢说自己九族没问题?那是逼着王彦认输。
但他败了,败给了眼前这个狠人,这个拿九族之命反驳之人。
“吾等听令。”
“着令!自今日起,择数人分批次去往各地组建人册……同,清吏档案司即日立案,彻查本官、舍人陈宁本人,及其父、祖、曾祖三代生平履历、功过行止、田产钱粮、交游往来!”
声音突然一重,茶盏直接拍在桌上。
“凡有疑点,无论大小,务必深挖细究!调阅吏部、户部、刑部所有相关卷宗!命应天府衙、陈宁原籍州县衙门,全力配合,提供一切所需事物!”
他说完不算,还起身指着自己的脸庞继续说。
“本官若有问题,一律同法一致……本官也只给你们三日时间,三日后,先着陈宁与吾之档案,做出一份详实、确凿,能经得起陛下御览,能堵住悠悠众口的人册初稿!”
“三日?!”
一名资深书吏下意识地低呼出声,这时间未免太过苛刻!
涉及三代,跨越地域,调阅多方卷宗,三日如何能成?
“嗯?”王彦直接用最冷的目光扫去,他那在朝廷上的经历让对方的心态骤变,冷汗都流出来了。
“大人,三日,三日实在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