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我其实就想当个谏官,胡惟庸你搞什么?!(1/2)
实话说当退朝的钟声响起,叶言随着人群走出去之际,他的内心却一点都不平静。
胡惟庸!
好一个胡丞相!好一手翻云覆雨,借刀杀人的绝顶权术!
实话说历史上胡惟庸是洪武六年成为的右丞相,但现在一看……无论自己穿越的是不是正常历史时期,对方这智慧真不愧是能当宰相的人,也必然会成为洪武的宰相。
表面上看,他力排众议,甚至不惜压下自己派系的不满,将李魁这个狂徒捧上了今科副主考的高位,专司实务策问,似乎是在全力支持太子新政,迎合陛下求实之心。
实际上,不就是借题发挥?
你不是喜欢搞限制举荐吗?
你不是觉得世袭有问题,要大兴科举吗?
那么好,我胡惟庸让你这一次彻底当时科举的主官,哪怕是副主考……若成了就是我举荐有功,若败了,实则就是为科举失败后全面推行举荐制而铺路。
‘好一个胡相啊!’
走出奉天殿时,胡惟庸给他的眼神就很微妙。
更别提,叶言刚刚走回家,吏部恐怕第一次那么快的出了此次乡试科举的负责人名单。
他本体居然被胡惟庸推举,认为可担任李魁这分身的副手,堪称两子齐用。
‘好家伙,我本体都成棋盘上的棋子了吗?’
不过他大概猜到了什么,因为刚刚走入自己那偏僻的给事中宅院,一个奉天殿上见过的小官,此时竟然已经在他家门口前待着了。
“叶监察副使,下官奉相爷钧旨,特来拜会。”
拜会什么?有什么可拜会的呢?
叶言打开大门,猛地抬头就见院外那株光秃秃的老槐树下,不知何时已悄然立着一名身着六品青色官袍的中年男子。
叶言认得他……奉天殿上当值的中书舍人之一,掌书写诰敕,制诏,银册,铁券等事。
胡惟庸竟派这等官员,虽然官职不高,但让他亲自前来,分量之重,意图之深,不言而喻啊。
‘拉拢?’
“是……陈舍人?”叶言内心怎么想不重要,表情上恰到好处出现一丝受宠若惊,“这相爷有何吩咐,遣人通传一声便是,怎敢劳动陈舍人亲临寒舍?快请厅内,本官亲自奉茶!”
陈宁嘴角勾起一抹难以捉摸的笑意,微微摆手:“叶副使不必客气。相爷知你今日劳心劳力,草拟互举章程有功,又得陛下赏识……相爷也让您兼领科举实务重任的副职,现在可是如日中天呐,胡相爷特命下官送上一份薄礼,以示嘉勉与期许。”
谁说古人不会送礼,谁说古人不会夸夸夸。
但凡来个普通官员,这一下不得受宠若惊的跟着胡惟庸一路走到黑,这可是宰相的看好啊。
“可是……”
陈宁挥了挥手,东西并没有给叶言,反倒是止住他话后,用手心撑着这物件。
这个自他宽大的袖袍内,掏出的一个巴掌大的,用明黄锦缎包裹得严严实实的扁平物件。
“在叶副使拿此物之前,相爷也托我和你说几句……他特意叮嘱,叶副使心思剔透,办事周全,实乃朝廷不可多得之干才。”
“此次科举改制事关重大,李魁佥事性情刚烈,勇猛有余而谋略稍逊,恐易受人掣肘,甚或……行差踏错。”这话一出,狗仗人势的陈宁十分享受叶言恰到好处表现的惊愕,他继续笑道,“而叶副使能被本相授于副手之责,当以大局为重,既要襄助李佥事甄选真才,更要……拾遗补阙,及时规劝,莫使狂澜既倒,徒令陛下、殿下失望,也寒了天下士子之心啊。”
叶言的惊讶不是装出来的,他按照现代人思维,也是能想到为了世家利益,为了他胡惟庸利益,安排自己当分身的副手,本就是为了牵制对方,也为了监视李魁的动向吧?
可后面这些话信息量极大啊,拾遗补阙就是监视的意思,可规劝?
这不就是让他影响李魁,好好拖拖改革的后腿,让科举必然走向失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