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百谏成圣下,大明死谏官! > 第14章 狠狠说军屯之弊,老朱气死了!

第14章 狠狠说军屯之弊,老朱气死了!(1/2)

目录

朱标其实并没有错愕,乃至于眼神中带着审视,仿佛在确认眼前分身的想法。

“这一点孤大概明白,但林卿可否能再说清楚一点。”

“好!”分身赶紧继续,“臣之意,大明初建去年也打赢了几月前的北伐之战,这都不错……但我想让殿下考虑清楚一点,若国泰民安无仗可打,士兵为了国家而不断屯田,自给自足下还帮国家分担忧愁,可那时只会种田,能打得过那些虎狼之军吗?”

这句话也是后世人都明白的基础之条,实际上也做不到说服对方。

正如此时,朱标更没有惊讶表情了,暗处的朱元璋更是不屑一声冷哼。

在沉默了片刻后。

“尔所言,孤尚懂,但孤怕尔不清楚军屯之利,这其中到底有多大说法。”

朱标依旧非常和气,但身为老朱的儿子,他可不止是历史中的‘仁义’。

语气一下子严肃起来。

“李卿你光看到了这表面的一层,但此法是经过太史令刘大人所算,吾大明屯田之数可达89万余顷,若每亩交一斗的税粮,在士卒如你所说……孤只提且一年,一年就可达一千五百万余石粮草,这是真正的利民大计!”

叶言这时眼睛才瞪大,后世人记录的内容,果然是分毫不差,这明初时老朱和朱标都已经知晓啊。

单单这样看也确实是好政计……

但是!

“殿下……”

“李卿!你只看到最基本的一种可能,这件事太史令刘大人也提过,但经过他计算,这种危害至少百年内难有,何不充足国库,壮我大明啊。”

朱标说的非常实际,所谓的太史令刘大人就是名传千古,不管是真的也好,还是一些人抬的也罢。

刘伯温之名可是很大的,也确实有说服力……

可他来自后世,虽然认可古人这言论看法,但更多问题他们授于时代的局限性,真的差太多了。

是百年内大明每年都能屯那么多的国粮,很难说真的会衰败,军屯也确实目前来看利大于弊……但未来可是有朱祁镇这种废物啊,他就证明此法的危险。

“殿下说的这一点罪臣也清楚,但臣接下来要说的才是关键之事。”

这个军屯制度,今天叶言还真要说完,反正分身大概率也不会死,再说死了更好!

“殿下!”分身用手在地上画了一个圈,“您所言确实是军屯之利处,但实则却有三弊。”

“三弊?!”朱标唯独此时一脸震惊,甚至难以置信的看向分身,仿佛不敢相信能有三种弊端。

暗处的老朱也眉头一皱,一定是胡言乱语,因为他不信,也不敢信。

难道军屯法就那么危险?

“正是。”分身在地上画了个一,“这一点殿下已经清楚了,那么臣也不必多说,不过士卒战斗力的问题……臣认为应该陛下也有解决方案,这里就不多说了。”

可这句话反倒是让暗处的老朱很急,什么办法?他自己怎么不知道?

朱标也是眉宇微微一抖,但愣是没有追问,更该在乎的是

“李卿请继续说。”

“是!而这第二危害也很好理解,正如这刘文远之流。”分身说的更严肃了,“这区区卫所的军官竟然就如同土皇帝一样,克扣军饷、侵占屯田还是小事,臣查案时发现,这种将领居然有化国田为私田的举动,奴役士卒帮忙耕田,这可是士兵?这可把朝廷当回事?”

这句话让暗处的老朱能愤恨的哼一声,这声音之大朱标、分身都听到了,可却意外默契的装不清楚。

“罪臣提及此事也只是想说,军屯之下,更严重的乃是贪腐之题!”

这话也触及了朱标的逆鳞,老朱一个要饭的当上了皇帝,从社会底层走到这一步,最恨的就是当年那些大贪官。

朱标被他培养,理念也断然相似,整个人的拳头都握紧了。

“贪腐……可非一日能解啊。”

这里其实叶言有意不说后世的解决之法,毕竟还要其他分身来谏言呢。

所以他也只是无奈的摇摇头,转而说起第三个问题:“而其三呢,也是臣认为最严重的一条,军户世袭,子子孙孙栓死在这可笑的屯田之上。”

叶言是懂情绪的,那好家伙猛地站起,整个人好像一介清流。

生怕国家就此耽搁在这可笑的制度上。

“殿下啊啊!”他大手一挥,抓住了朱标的右手,“想想看,这点虽和臣提及的第一点相似,但军户子子孙孙皆为兵卒,本应看似兵源稳定,实则百年后必成僵化之师啊!”

朱标还想劝说分身冷静,然而叶言逼得是暗处的人现身。

老朱也果然忍不住,几个大踏步就走了出来。

“胡说八道!”

“陛下!”分身赶忙行礼,可唯独这一次不再谦虚,“臣哪句说的是胡言?如今北元未灭,将士也尚有战心,可待日后天下承平已久,那这些世代务农的军人,可还能拉得开弓,提得动刀?”

“胡言乱语,咱大明接的前程数朝之法,军户世袭又怎么可能有问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