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百谏成圣下,大明死谏官! > 第1章 穿越大明,我是谏官!

第1章 穿越大明,我是谏官!(1/2)

目录

大明洪武四年,京城之内。

“今有司所取多后生少年,观其文词,若可与有为,及试用之,能以所学措诸行事者甚寡。朕以实心求贤,而天下以虚文应联,非朕责实求贤之意也。”

应天朝堂之上,端坐于高位的那位朱姓皇帝,此时念念不休的讲着他的道理。

这段话的大致意思很简单——“现在选拔上来的官员大多是年轻人,看他们写的文章,好像挺有本事,但真正用起来,能把学到的东西用到实际政务上的没几个。咱是真心实意想招揽人才,结果天下人就用些花里胡哨的文章糊弄咱,这根本不是咱想要的务实人才!”

现在是以洪武四年,也就是朱元璋这位明代太祖执政的时期,朝堂两侧的官员此时呼啦啦的跪倒一片,都在思索这朱元璋的意思。

大家的表情也出奇的一致,基本上就是哭丧着脸……

其中,人群里的某人虽然表情和他们相似,但看起来更加痛苦。

‘我去,我真就穿越到了大明?’

名为叶言的年轻官员,此时是没有哪怕一丁点的喜悦,甚至瞠目结舌的看着四周的同僚们。

他穿越了!

穿越到了最残酷的古代,穿越到了被后世黑到底的朱元璋时期。

并且还拥有了从七品给事中的官员身份,也就是俗称谏言的言官,拥有了面圣的权力。

‘但是在明朝从七品也才刚刚能被称为官员,而且为什么是大明的洪武时期啊,那不是每天把脑袋拴裤腰带上上班吗?’

遥想昨日的傍晚,叶言还喜悦自己虽然穿越了,但最起码在古代是个官员,现在想一想简直讽刺的要死。

朱元璋时期的四大案,那是沾边就杀,几乎可以说,整个大明朝堂上,近乎一半以上的大小官员都在未来近三十年的日子里都人心惶惶,人人自危,生怕被无辜的波及到。

就例如后面的中书左丞汪广洋,不敢与胡党对抗,选择置身事外,对胡惟庸密谋的事充耳不闻。

结果四大案中的胡惟庸案事发后,朱元璋得知此事,是越想越气,最后索性找了个‘不揭之’的理由,将其一并处死。

现在这就是最危机的时刻了啊!

“老朱是真正对官员痛恨到了极致,稍有不满就容易惹来杀头之祸……哪怕他一切是为了‘民’,但这也不是个事啊。”

叶言低头思索着,最后也得出了一个结论——自己这未来也就是个社畜水平的普通人,也许今天没事,但总有一天会说错话,做错事,稍有不慎就会被他朱元璋九族消消乐了!

而且所谓言官的其实就是那些没有什么权力,但每次都要站队,都要实行什么谏言的狗屎小官而已。

自秦到现在,那个皇上不知道这种谏官只是一群讨论重大事情时查缺补漏的小官,大部分时候如果说的不对还非常容易留下把柄或者

不好的印象,掌权者一句话就能贬走的倒霉蛋啊!

更何况,自己这个在现代看来很正常的人,在这古代不识五谷,不会种地,甚至不能明白政治的那些勾勾八八,就算被贬出应天大殿

的朝堂去往外地当个小县令,那也只能称为混吃等死的废物啊。

“这算是废了呀!”

随着上面朱元璋的话讲完,表情是一下子难看起来。

他开始一个个点着大官的名字,和他们议论他所言的‘科举之事’该如何定夺。

叶言也就在那里沉默着,一言不发,不是不能,是他压根就不敢。

不过这种踌躇,也在下一刻,听到那他穿越前经常在历史小说中看到描写之话后,一下子精神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