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6章 对啊,我爹教的(2/2)
并且通过复杂的金融工具和信息优势,将最终的崩溃风险完全转嫁给其他人。
事实上。
苏澄已经开始这么干了。
苏澄通过牌照和体系,把资金弄出优先级就是这么设计的。
低风险低成本,且有着难以估量的收益。
苏澄会把泡沫的利润拿走大头,保龙和大西洋拿走小头。
但他们引发的崩溃和损失却是社会化的。
不仅让一般投资者血本无归,还会让其他银行的坏账激增,摧毁金融系统。
企业纷纷倒闭,信贷枯竭,实体经济被扼杀。
大规模的失业和长期的经济衰退。
这意味着,即便是那些从未参与投资的普通人,也会因为苏澄的行为而收入暴跌下降,乃至失去工作成为最终的受害者。
苏澄干的可不是投机事件,他会变成民众愤怒的焦点、历史审判的对象,乃至全民公敌。
哪怕苏澄隐藏在幕后,广大群众找不到这个公敌,但他依旧是罪魁祸首。
面对叶黎的担忧,苏澄只是笑了笑:“栗子姐,这就是你和我的区别了。”
“啥区别,区别就是你对普通人下得去手啊”
苏澄毫不在意:“对啊,我爹就是这样教我的。”
叶黎:
“那你可以去死了,我现在就辞职退出,然后替广大老百姓把你掐死。”
叶黎说着就动手。
苏澄连忙求饶:“别别别,我错了。”
叶黎丝毫没有停下来的意思。
苏澄不得不解释:“我是不会让普通人接盘的。”
叶黎停下了手:“那谁接盘”
这个泡沫总要有人接盘啊。
“这个嘛,我后面再告诉你好伐反正我不会让普通人接盘。”
“你最好是。”
叶黎并不是现在才想到这一点的,她之前在听苏澄讲解蓝图的时候,其实就已经知道了这是一场经济泡沫。
但她当时没提出什么意见。
因为经济泡沫是不可能人为制造起来的。
苏澄的动作顶多就是在庞大泡沫里面,利用前瞻性和判断力自己吹了一个小泡泡。
参与泡沫的人多去了。
苏澄干这件事情,并不需要拿放大镜在那纠错。
市场就是这个样子的。
别说苏澄有30亿资金,普通人如果能够预判的话,会把卡里的几千块钱都投进来参与。
主动在这场泡沫里面投几千一万块钱,投资几十个亿,本质上没有任何区别。
这件事不会因为投进来的金额多少就分小恶和大恶。
性质其实一样。
苏澄自有判断。
他不是预判,而是前世的信息差。
如果要论恶,他身上这个恶其实要比叶黎想象的大一点点。
不过没关系。
在苏澄的计划里,老百姓不会接盘的。
“所以,你要让谁接盘啊割哪一茬韭菜”
“当然是国内的资本啊。”苏澄解释,“不然的话我也不需要联合保龙和大西洋了,我一个人就把这事儿给干了。”
“行吧。”
“嗯嗯,栗子姐,现在你的良心好受多了吧”
叶黎:
“干嘛,我不准有良心咯”
在商业这个世界里,良心是累赘,是一毛不值的东西。
叶黎当然也知道这一点,在商言商嘛。
可她还是有底线的。
叶黎丝毫不虚苏澄,有良心又不是什么错事:“你看看你被你爹都调教成啥样了。”
“啊我没说不能有良心啊,我也是有良心的好伐不然我早就开割了,还等到现在啊。”
这倒也是。
叶黎承认苏澄还有良心,没被老苏给教坏。
“但我感觉还是不太对。”
“哪儿不对”
“为啥……为啥你没被教坏啊”
苏澄:
“这是什么鬼问题,因为我是个正直的人呗,你忘了我的外号是‘一身正气苏太阳’吗”
苏澄并不认为有良心就赚不到钱。
听到这里,叶黎也就不对苏澄吝啬了,她大肆起来:“行,不错,苏太阳先生,请你继续保持!不要变坏嗷!”
“嘻嘻,那当然了。”
“行了别傻笑了,跟你说个正事儿。”叶黎拍了一下苏澄的肩膀,“你和那两家的合同是怎么签的我说的是人事上的。”
苏澄简单讲了一下。
被并购的两家公司的员工苏澄暂时照单全收了,因为他现在没有那么多时间进行筛选和招聘。
现在苏澄随时都需要有人干活儿。
至于合不合适,那就只能等到后面再说了。
叶黎想了想:“可以一边招人,一边把不合适的辞掉。”
苏澄答应了。
因为并购的两家公司肯定有相当一部分员工,跟自己全盘的计划不契合。
td这帮人里面真有一部分是放贷的,没良心的。
“可以,那栗子姐,这个事情你来负责好伐”
叶黎:
“你是不是就等着我说这句话呢。”
“我可没有啊叶总,不要冤枉我。”
呵呵。
等着她干就是等着她干呗。
还说冤枉。
哪里冤枉了。
叶黎不自觉地就想骂苏澄:“你傻逼!”
骂归骂,这个活儿叶黎还是想干。
“首先把那几个高管给裁了,我感觉他们的价值观有点问题。”
“行的,栗子姐你说了算,你说裁谁就裁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