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0章 在狼面前掏出肥肉(2/2)
关键刚才说的封装,减震技术,他的数控机床也用得上。
主任:“这个可以有,刚才你说的那些我觉得也很有必要去落实一下。”
程时:“你们做完工业大摸底之后,要把资料也给我一份。”
主任一口答应:“没问题。”
他已经深刻认识到为什么这几个“大佬”都对程时这么推崇了。
程时就是个百事通啊!!
把这个资料给他,肯定比他们拿着要更有用。
马常胜悄悄在桌子下对程时竖起大拇指:真有你的,三下两下就哄着别人接下这麻烦事。
我们等着享受成果就行。
讲实话,这个新成立的无人机中心的权限和资源还挺高的。不然这一次也请不动这么多专家来开会。
而且他们就研究无人机没有别的活儿,不像其他飞机厂还要想办法搞民用产品养活自己。
一句话,有钱有闲有人脉,干这个技术摸底的事情最合适不过了。
难怪程时把这个清单掏出来,就是故意要引着这些人上钩。
主任说:“好了,我们来解决最后一个问题,回收时损毁率高。这个靶机坠毁主要就是三个问题动力特性缺陷,气动布局局限,着陆控制系统落后。我们就依次讨论。”
专家们开始依次提建议了。
都知道材料设备被卡脖子这个不是一天两天了,所以刚才还有人担心说得出来做不到,基本没出声。
因为结果程时掏出了一叠东西,还说可以工业大摸底解决一部分。
大家现在人手一份资料,就彻底没有了顾虑,畅所欲言。
“发动机的问题,除了刚才解决的那些主要还是低速推力不足,怠速推力仅为最大推力的5%-8%导致机翼低速升力不足,而且容易因为动力中断导致失速。如果前面说的优化燃油调节器,增加低速补油逻辑还不能弥补,那就只能加一个加装辅助动力装置,在靶机尾部加装一台小型涡喷辅助发动机。”这个专家看了一眼资料,说,“先城航空发动机厂生产的TP-1就可以。着陆时自动启动,提供额外10%推力补偿。”
另一个专家说:“还可以在燃油调节器中增加电磁式怠速稳定阀。当高度<5时,可以自动将怠速推力从2.5kN稳定至2.8kN,避免推力波动导致的速度骤降或者骤升,减小接地速度波动范围。”
主任:“好,接着讨论气动布局的局限。”
一个教授:“这一款靶机为追求高速性能,机翼展弦比小,也是导致低速升力系数低,实际接地速度比理论值高的原因之一。所以要优化气动布局与着陆缓冲系统。我建议采取以下两种改进措施。第一增设前缘襟翼与边界层控制装置。”
“我们南航,去年对无人机进行的风洞试验数据显示,在机翼前缘加装金属铰链式襟翼,着陆时下放30°,可使升力提升至1.2;在机翼上表面铺设尼龙纤维涡流发生器,延缓气流分离,降低失速速度至180k/h以下。”
他低头也看了看资料:“我们之前都是用的进口的铰链,现在发现东北轻合金加工厂生产的LC4铝合金襟翼铰链抗拉强度也很接近。国产的尼龙纤维涡流发生器参数也够。所以可以放心大胆的用到这一款靶机的改进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