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2/2)
益州乃天府沃土,物阜民丰;
早作谋划,日后取之更为便利。
盖因益州牧刘璋庸碌无为,实易图之。
此言在理!
苏烨赞许道:益州渗透及商战之事,容后再与元皓详议;
届时将召苏玉、暗卫等共商大计,拟定方略。
#策略调整与军事规划
苏烨先前将主要精力放在中原地区,对益州的关注确实不足。
田丰立即接下了命令。
随后,苏烨将视线转向郭嘉和程昱等人。郭嘉随即提出建议:夺取庐江和九江可行,但最佳时机是在孙策完全掌控九江并进攻庐江之时。我们应在关键时刻迅速出击,一举击溃孙策,占领这两郡。
他继续分析道:这样做有个显着优势——届时这两郡的士族豪强已被孙策清理过一遍,有利于我们后续推行新政改革。此外,我不建议趁机击杀孙策,甚至应当避免严重削弱其兵力。
最好将孙策驱赶至江东,让他去搅乱当地局势,与刘表对抗,消耗江东士族势力。待我们培养出足够的新政人才后,便可轻松击败孙策,获得一个相对的江东。更重要的是,这样可以避免招致过多的仇恨和敌视。
荀攸等人听完,不禁用异样的眼光看着郭嘉:奉孝,你这计策够深谋远虑的啊!
就这么决定了。苏烨最终拍板,先取庐江和九江,关中地区眼下以人口迁移和收编西凉军为主要任务。
各路诸侯以财政利益为优先考量。
与此同时,海军的组建已接近尾声,接下来,我方将以雷霆之势夺取交州及安南地区。
该地区将成为未来两年重点开发的对象。
通往交州的陆路通道目前已完成部分工程,后续仍需加快进度。此事由戏志才、田丰负责监督。
“遵命!”
戏志才与田丰当即领命。
三日后,
天下诸侯陆续收到长安天子颁布的封王诏书。
消息一出,群雄震动。
无人知晓董卓的真正意图,但对他们而言,拥有正式封号便已足够。
很快,
益州刘璋率先受封,自立为蜀王;
紧随其后的是扬州刘表,称吴王;
幽州刘虞被封为燕王;
公孙瓒不甘示弱,自号易王,与刘虞分庭抗礼。
与此同时,孙策自封越王,与刘表抗衡。
其余诸侯亦相继称王:袁绍为魏王,曹操为韩王,孔融为鲁王,陶谦为齐王。
并州张扬则自封**。
大汉气运因诸侯并起而日渐衰微,苏烨却按兵不动,静观长安局势。
此刻,长安城内风云突变——
“董卓,今日便是你的死期!”
“吾儿奉先何在?”
“放肆!董贼安敢胡言?我吕布从不认贼作父!受死!”
话音未落,方天画戟寒光一闪,董卓头颅应声落地。
面对突如其来的死亡,董卓满脸不可置信,最终命丧当场。
与此同时,李儒已率死士悄然潜入宫中……
全程目睹董卓毙命的瞬间。
他眸中闪过悲凉,仰首望向皇城天穹盘旋的大汉龙脉,嘶声道:终究难逃气运反噬之劫啊!岳父!
或许从最初便错了!
原以为能凭一己之力扭转乾坤,将灾厄压制至最低......
如今方知,是我太过自负,低估了大汉龙脉的反噬之力!
既然如此——不如彻底倾覆这汉室江山,让天下陷入永夜!呵呵呵......
霎时李儒率死士突入甘露殿,在刘协与王允惊骇的注视下挥动令旗。
机括声骤响,淬毒弩箭尽数没入少年天子的身躯。
噗!噗!噗!
刘协刹那间被射成刺猬。
住手!!
王允肝胆俱裂,转身欲逃。
继续。
李儒冰寒的指令响起。
嗖!嗖!
数十支羽箭穿透老臣后背,喷涌的鲜血在殿砖上绽开妖艳花纹。
当刘协咽气的刹那,苍穹传来震耳欲聋的龙吟,金色龙脉轰然爆裂,化作万千流光溢向八方。
此刻襄阳城内,苏烨双眸倒映着天际异象,突然振袖高呼:今日立国,封号大乾!
早已准备多时的龙脉秘术接连发动。
只见新生龙气破空而去,转瞬掠过千里,在长安上空张开血盆大口,将四散的金芒尽数吞噬。
刹那间,散落各处的气运光团如同受到召唤般疾速回旋,尽数被苏烨的气运金龙吸纳炼化,成为其成长的养料。
苏烨的气运金龙随即以惊人速度膨胀,从最初的九丈暴增至十丈,甫一成形便展现出骇人威势。
待吞噬完毕,苏烨心念微动,那志得意满的气运金龙便撕裂虚空,重返襄阳城上空。
这一幕被众多精通气运之道的修士目睹,众人皆面露骇然之色。
这绝无可能!
老夫所见当真?
好个苏伯渊!好深的谋划,好大的气运!
哈哈哈哈!当真出人意料!本以为天下归属犹未可知,如今看来大局已定,这江山迟早要姓苏。
此子算计竟如此深远?莫非早布下惊天棋局?否则怎会这般巧合!
更令人心惊的是,他竟掌握自主凝聚气运金龙的秘法。按理说唯有问鼎天下之主方能自然凝聚,这等手段本该失传才对。
此子身负惊天隐秘!惜乎羽翼已丰,再难撼动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