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三国:貂蝉的榻上夫君 > 第61章

第61章(2/2)

目录

\"你母亲和堂妹如今过得挺好,我们的人一直在照顾她们!\"

\"老太太起初不愿接受帮助,但我们放下东西就走,她最后也只能收下了。\"

\"有几个地痞流氓打你堂妹的主意,都已经被我们的人解决了。\"

\"总之家里一切都好,你不必挂念。\"

太史慈闻言脸色骤变:\"有人敢打我堂妹的主意?是哪些不要命的?\"

想当初他在家乡时,谁敢招惹他家人?如今他不过离开一阵,这些宵小就敢放肆。

\"王三、刀疤那帮人,还有黑虎寨的,你都认识吧?\"暗卫回答。

暗卫心中暗喜,就是要让太史慈着急。只要他急着返乡,就能遇上主公。到时候凭借这份恩情,再加上主公的魅力,定能收服这员猛将。

太史慈二话不说转身就走。

\"喂!你要去哪儿?\"暗卫连忙追赶。

\"回东莱!\"太史慈脚步急促。

\"走陆路要几千里,那得走到什么时候?\"暗卫在后面喊道。

【航程之邀】

暗卫站在青石码头上,迎着海风说:\"两艘海船泊在金县港口,即可扬帆直达黄县。\"

灰袍人袖手补充:\"这条海路我们走过数回,辽东至青州不过半日工夫。\"他瞟了眼犹豫的太史慈,\"可要同行?\"

此刻他怀中密函已用火漆封好,辽东诸事已了,是时候返回青州复命。可惜暗卫人手不足,这苦寒之地终究无法久驻,只能留待来日再图发展。

\"此话当真?\"太史慈猛地转身,甲胄铿然作响。他三步并作两步回来,古铜色脸庞泛起红光。

暗卫衣袖翻飞如蝶:\"自然作准。顺风船,搭不搭?\"

\"搭!\"太史慈抱拳施礼,铁护腕磕得闷响。这位北海汉子难得露出赧色:\"方才多有得罪...\"

海鸥掠过樯桅时,暗卫已领着人往码头走去。太史慈大踏步跟上,声如洪钟:\"某记下这份人情了!\"

\"那某可要讨利息的。\"暗卫笑声混着浪花声传来。

四日后,黄县太史宅院飘着药香。太史老夫人捧着茶盏疑惑道:\"老身不解,将军何以知晓犬子?\"屏风后偷看的绿裙少女正是太史昭容,她攥着裙角暗自惊叹:原来名震天下的镇南将军,生得这般俊朗。

苏烨指尖轻叩案几,恰好捕捉到少女心声,险些破了严肃表情。他心想:这丫头倒是纯真得可爱。

容貌与成就有何关联?他并非以色侍人之辈。

这些念头在苏烨脑海中稍纵即逝。面对老夫人的询问,他目光微侧扫过内室方向,含笑答道:\"若说是卜算所得,老夫人定然不信;\"

\"实则是通过苏氏商会得知,东莱黄县曾有位仗义少年,为助县令销毁奏章而获罪;\"

\"事后恐累及家眷,只身逃亡辽东。我看重的正是太史慈这份肝胆侠义,故特遣人寻访,亲赴招揽。这番答复,老夫人可还满意?\"

内室之中,随暗卫乘船赶回黄县的太史慈正与母亲叙话。听闻此言,胸中顿生万千感慨。当年一时义愤铸成大错,累得抛母别妹远走他乡。此刻想来,倒不是后悔行侠义之举,只恨年少气盛连累亲人。

昨日归来彻夜长谈,已知晓苏氏对其家眷的诸多照拂。这份恩义他必当报答,但仍需先听听苏烨的条件,方才有了此刻隔帘倾听的场景。

老夫人听罢颔首:\"原是这般。苏氏商行名不虚传,能探得这些倒不稀奇。将军青眼相加是小儿的福分,不过终究要他自己拿主意。\"

太史老夫人朝内室喊道:“躲着作甚?还不见礼?速来拜见镇南将军!”

木门\"吱呀\"作响。

太史慈迈步而出,向苏烨郑重行礼:\"东莱太史慈谢过将军救助家母与舍妹之恩!\"

\"将军的来意我已明白。\"

\"但我身负罪责,将军当真要招募我这戴罪之人?\"

苏烨目光如炬,朗声笑道:\"丹劲中期?不错!\"

\"若得栽培,二十岁前必成罡劲;\"

\"假以时日,问鼎天人神将亦非难事;\"

太史慈闻言瞳孔微震。

他未料苏烨竟能洞悉自己修为。

至于二十岁入罡劲,他自己也不敢奢望。

苏烨正色道:\"你所虑之事,于我不过举手之劳。\"

\"所谓罪责,不过尔尔;\"

\"你视若万钧,我视若鸿毛;\"

\"这些顾虑大可不必!\"

稍作停顿,苏烨直视太史慈:\"今正式邀你入我麾下。\"

\"暂不论官职,我这里有兵法典籍、武道真传、神功秘技,更有修炼药剂可供兑换;\"

\"建立功勋后,这些都会是你的;\"

\"如此,未来必达见神不坏之境;\"

\"意下如何?\"

恩情在先,诚意在后。

苏烨已将能做的都做了,只待太史慈抉择。

太史慈听罢,心中震动。

出乎意料的是,苏烨手中竟有如此丰厚的资源。

对于太史慈过往的过失,在苏烨看来完全不足为虑。

这么优厚的条件,太史慈当即毫不犹豫地单膝跪地,郑重行礼道:\"末将太史慈,誓死追随主公!\"

\"好!极好!\"

苏烨连忙扶起这位年轻将领,欣喜地拍着他的肩膀说道:\"能得子义相助,我实在欣喜万分!\"

\"暂且任命你为军司马,待日后建立功勋再正式擢升,意下如何?\"

以丹劲中期的实力而论,太史慈已经与赵云不相上下,自然不能随意安排职位。

不过考虑到太史慈今年已十八将近十九,比起年仅十六的赵云,其天赋还是稍逊一筹。

即便如此,他的资质也算得上是顶尖水平了。

\"多谢主公厚爱!\"

太史慈喜出望外,连忙躬身致谢。

早就听闻镇南将军唯才是举,今日亲身体验,果然名不虚传。

像他这样身负罪责之人,竟能直接被委以军司马之职,即便是暂时代理,也是莫大的荣幸。

想到这里,太史慈心中涌起无限感动,对苏烨的敬仰之情愈发深厚。

这样明主,值得他誓死效忠。

在一旁的太史老夫人看得眼眶泛红,连连颔首:\"好!真好!我儿终于出人头地了!\"

\"往后定要尽心竭力辅佐将军,记住了吗?\"

她心里明白,儿子这是遇到了真正的贵人。

若非苏烨出手相助,莫说解决家中困境,就是儿子身上的罪责都难以洗脱。

虽然对苏烨而言不过举手之劳,但若没有这位贵人相助,以他们这样毫无背景的家世,恐怕连自保都成问题。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