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2/2)
华佗心里酸溜溜的——这天赋,老天爷也太偏心了!
“哪儿的话!先生谬赞了,我要学的还多着呢!”苏烨谦虚一笑,接着道,“对了,先生,我得去趟宛城,那边有位重症病人急需救治。”
“此人既是我亲戚,又关乎能否招揽一员大将,可否请您同行看看?”
这几日修炼加食补,他自觉体力已与常人无异,足以赶路。
组建私兵之事也该提上日程了,而黄忠正是统兵练兵的不二人选。
“哦?”华佗眉头一挑,“你医术多有胜我之处,何必多此一举?自行前往便是。”
苏烨摇头苦笑:“医术归医术,名医还得靠声望。我这般年纪,学医不过数日,说医术超过您,谁信?”
“为避免误会,还请您屈尊同行。”
华佗闻言不禁失笑:\"倒也是这个理!好!我便随你走一遭!不过此番诊治还是以你为**当是出师考核了!\"
\"如此甚好!有劳了!\"
苏烨欣然颔首:\"事不宜迟即刻动身吧!马匹行装皆已备妥!\"
\"你这孩子!走吧!\"
华佗笑着虚点苏烨,也不多言起身随行直赴宛城。
自邓县至宛城二百余里快马加鞭午时前便至。在酒楼用过午膳后苏烨循着母亲所给地址寻至黄忠府前叩门。
\"二位是?\"
开门的是位鬓角微霜的魁梧男子面容憔悴布满忧色。
\"可是黄忠黄叔父?\"
苏烨上前递上信笺:\"家父乃邓县县令苏烈家母出自沔阳黄氏此乃家母手书请过目。\"
这般称呼既合礼数又显亲近。
\"原来如此!\"
黄忠连忙接过信笺侧身相邀:\"二位快请入内叙话!\"
宾主落座奉茶后黄忠展信细读忽地起身颤声问道:\"信中言两位能救犬子可是真的?\"
说着向华佗深施一礼:\"这位定是华神医!方才多有怠慢还望海涵!恳请先生为小儿诊治!\"
华佗与苏烨对视一眼,明白黄忠救子心切。没过多久,华佗便起身应道:\"那便先去察看。\"
\"多谢神医!请随我来。\"黄忠面露喜色,连忙带着二人来到侧室。此时,病榻上的黄叙面色苍白,身形消瘦,不住地咳嗽着,状况颇为严重。
\"这便是我儿黄叙,恳请神医施救!\"黄忠向华佗郑重行礼。
华佗仔细查看后,并未立即回答,反而转向苏烨问道:\"你觉得如何?\"
黄忠一时愣住,心中疑惑:这位苏烨竟也懂医术?
苏烨淡定答道:\"若我所料不差,应是肺炎,且已拖延多时。起因多半是寒症,可对?\"
\"正是如此。\"华佗含笑点头,\"仅凭观察就能准确判断,你的医术已然超越我了。若由你医治,会如何施救?\"
黄忠闻言,惊讶地看向苏烨。没想到这位年轻人竟有如此医术?倘若真如华佗所言,儿子岂不是有望痊愈?想到此处,他不禁激动起来。
苏烨上前再次检查后回答道:\"常规疗法耗时月余,见效太慢。我恰巧研制了一种治疗肺炎的特效药,名为大蒜素,五日便可消除炎症,再配合驱寒药物,七日之内定能康复。\"
——————
“他的病情已拖延两年有余,即使治愈,仍需长期调养方能彻底康复,先生以为如何?”
......
“大蒜素?”
华佗面露疑惑:“此为何物?莫非是从大蒜中提取的奇药?当真对肺痨有效?”
这小子总能带来惊喜。
“正是!”
苏烨肯定道:“大蒜本有杀菌之效,大蒜素乃其精华。只是提取繁琐,不易保存。”
“若无异议,我即刻着手制备,早日救治黄叙,如何?”
苏烨看向黄忠。
“这......”
黄忠仍不放心,转向华佗:“神医以为?”
“尽管放心!”
华佗笃定道:“苏小友医术已胜于我!有我从旁协助,绝无闪失!”
黄忠闻言释然,向苏烨抱拳致歉:“公子见谅!恳请救治犬子,黄忠感激不尽!”
“黄叔不必多礼!”
苏烨连忙扶起黄忠:“既是同宗至亲,救治黄叙乃分内之事。”
“事不宜迟,我这就去准备器具药材。”
黄忠郑重抱拳:“公子大恩,黄忠没齿难忘。若能救回犬子,愿效犬马之劳。”
(苏母来信曾暗示招揽之意,黄忠心知肚明。)
之前没来得及处理,眼下既然有了救黄叙的机会,黄忠当然不会视而不见,当即表明态度。
“那黄叔就来帮我吧!”
苏烨笑着拍了拍黄忠的肩膀,随即叫上华佗,直接离开了黄家。
要提取大蒜素,需用到专门器具,黄忠家中自然没有,苏烨便前往宛城的苏氏商会分部赶制。
宛城作为南阳首府,苏氏商会在此设有分号,甚至还有部分工坊,正好方便苏烨制作工具。
这些都是他这几日了解到的情况。
既然要改革商会,自然得先摸清现状。胡乱指挥可不行。
半日后,
望着苏烨手中那一小瓶大蒜素,华佗惊讶道:“竟能如此制药!取其精华?但这真的对肺病有效?”
“拭目以待吧!”
苏烨淡淡一笑,一边赶往黄家,一边答道:“它不仅对肺炎有效,对许多炎症亦有奇效,先生若有兴趣,日后可深入研究。”
若非条件有限,他甚至想将磺胺和青霉素也做出来。至于配方和工艺?这几日研习医术时,他已凭逆天悟性全部推演而出。
“哦?”华佗兴致更浓,“那我可得好好研究,你小子总能给人惊喜!”
他暗觉收这徒弟真是明智之举。虽未正式拜师,但两人已心照不宣。
当日,苏烨让黄叙服下大蒜素。不到一个时辰,他的咳嗽便明显减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