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雪夜微光·晋心初动(1/2)
长安的初雪,来得悄无声息,却又纷纷扬扬,一夜之间便将朱墙金瓦的宫城染成一片素白。夜色渐深,雪光映照,皇宫少了平日的威严迫人,多了几分静谧与清冷。
李治从两仪殿出来,心中仍思索着方才与父皇关于边患与吏治的奏对。父皇虽未明确表态,但那深思的眼神和几句追问,让他知道自己的话已然起了作用。然而,这份沉重的国事带来的压力,以及那份唯有自己知晓的密信所带来的隐忧,都沉甸甸地压在他的心头。
雪花落在他肩头,带来丝丝凉意。他信步而行,并未立刻返回王府,鬼使神差地,竟绕路来到了后宫较为偏僻的芷兰轩附近。或许是因为近日思绪纷杂,或许是因为那日与妹妹交谈后,下意识地对那个同样身处漩涡中心、却坚韧得令人惊讶的女子多了一份莫名的关注。
芷兰轩的灯火尚且亮着,在雪夜中透着一团昏黄而温暖的光晕。走近些,竟见一个纤细的身影独自站在庭院的廊下,身着略显单薄的宫装,外面只松松披了件旧斗篷,正仰头望着漫天飞雪,呵出的白气迅速消散在寒冷的空气中。正是武媚。
她似乎沉浸在某种思绪中,并未立刻察觉到有人靠近。侧脸在雪光和灯火的映照下,显得有些苍白,却更凸显出那双沉静眼眸中的通透与坚韧,仿佛冰雪中悄然绽放的寒梅。
李治的脚步顿住了,一时不知该进还是该退。倒是他踩在积雪上的细微声响惊动了武媚。
她倏然回头,看到站在月门外的晋王,眼中闪过一丝讶异,连忙敛衽行礼:“奴婢参见晋王殿下。”姿态恭谨,却并无多少惶恐,依旧保持着那份独特的沉静。
“武才人不必多礼。”李治走上前,踏入廊下,拂去肩上的雪花,“如此雪夜,怎一人在此?仔细着了风寒。”
武媚微微垂首:“谢殿下关怀。只是觉得殿内气闷,出来透透气,赏一赏这雪景。”她顿了顿,轻声补充道,“雪能掩盖许多痕迹,亦能映照人心,颇值得静观。”
这话语似乎意有所指。李治心中一动,看着她:“才人似乎总能于寻常景物中,见得深意。”
武媚抬眼,目光与李治接触一瞬便礼貌地移开,唇角泛起一丝极淡的、略带自嘲的笑意:“深宫寂寥,无所事事,不过是胡思乱想,让殿下见笑了。”
两人一时无话,并肩立于廊下,听着雪落簌簌之声。气氛并不尴尬,反而有一种奇异的宁静在蔓延。
李治望着庭中越积越厚的白雪,忽然轻声开口,仿佛自语:“这雪能覆盖长安,却不知能否覆盖西北边关的烽烟。近日边报频传,吐蕃异动,朝中虽议纷纷,却总觉隔靴搔痒,难触根本。有时想,若能如这雪一般,涤荡所有尘埃与阴谋,还天地一片清白,该多好。”他并未透露密信之事,只是抒发着作为皇子对国事的忧心。
武媚静静地听着,并未立刻接话。她沉默片刻,方缓声道:“殿下仁心,忧国忧民。雪虽能掩盖一时,终有消融之时,污垢或将再现。奴婢愚见,或许……唯有自身成为足够炽热的阳光,方能真正融化冰雪,照亮阴暗,令宵小无所遁形。而这阳光,非一人之力,乃需众志而成,上下一心。”
她的声音轻柔,却字字清晰,带着一种超越她身份和年龄的洞察力。她没有空泛的安慰,而是指出了问题的核心——内部的团结与自身的强大。
李治猛地转头看向她,眼中充满了惊讶与激赏。他没想到,在这深宫之中,一个看似柔弱的才人,竟能有如此见识,与他的想法不谋而合,甚至表达得更为透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