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2章 君父之忧(1/1)
太子偶感风寒、咳嗽未愈的消息,如同春日里一丝不易察觉的凉风,悄无声息地吹进了大明宫深处,皇帝李治的寝殿。
彼时,李治刚服用过调理风疾的汤药,正倚在软榻上闭目养神,试图驱散那常年盘踞于额角、如同阴云般的沉重与胀痛。内侍王伏胜轻手轻脚地入内,低声将东宫传来的讯息禀上。
几乎是瞬间,李治猛地睁开了眼睛,那浑浊疲惫的眼眸里闪过一丝清晰的惊悸。他撑着榻沿,下意识地想要坐直身体,这个动作却引得一阵眩晕,让他不得不重新靠回去,脸色显得更为苍白。
“咳疾?还未痊愈?”他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连串的问题急切地抛出,“太医怎么说?是何症候?用了什么方子?弘儿此刻精神如何?”
王伏胜连忙将太医的诊断和所用方剂一一回明,并补充道:“大家放心,太医说了,殿下只是春日劳神,偶感风邪,症候尚浅,并非重症。殿下也一直按时服药,只是咳嗽断断续续,未能尽除。”
“并非重症……未能尽除……”李治喃喃重复着这两个词,眉头紧紧锁起。他自己的身体便是被这“并非重症”却缠绵多年的风疾一点点拖垮的,他太知道病痛这种东西,初时如丝,若不彻底斩断,日后便可能成长为缠绕大树的毒藤。弘儿是他寄予厚望的嫡长子,性情仁厚,聪颖好学,是他心目中理想的储君,更是他沉疴缠身时内心最大的慰藉与寄托。弘儿的健康,在他心中,与帝国的未来几乎同等重要。
一阵剧烈的忧惧攫住了他的心。他仿佛能从这遥远的、断续的咳嗽声中,看到自己当年病痛初起时的影子。
“传朕旨意,”李治的声音带着一种因虚弱而强撑出的威仪,“令太医署增派精于儿科、肺疾的太医,轮班值守东宫,密切留意太子病情变化,药方需一日一议,随时调整,务求根治,不得延误!”
他顿了顿,呼吸略显急促地继续道:“告诉太子太傅,近日太子课业减半,那些繁难的经义暂且放下,以静养为要。还有……令尚食局,太子膳食需更加精细温补,但不可油腻,以易克化、润肺化痰之物为主。”
他一连串地吩咐着,事无巨细,仿佛要通过这些具体的指令,来对抗内心那莫名涌起的不安。他甚至生出立刻亲赴东宫探望的念头,但刚一动弹,那熟悉的、如同针扎般的头痛便再次袭来,让他无力地瘫软回去。
“陛下,您保重龙体要紧。”王伏胜连忙上前扶住,忧心忡忡地劝慰,“太子殿下年轻,底子好,些许小恙,有太医们精心调治,定能很快康复。您若太过忧心,反倒让殿下不安了。”
李治靠在引枕上,重重地喘了口气,闭上了眼睛。王伏胜的话不无道理,但他内心深处那份属于帝王和父亲的直觉,却让他无法完全安心。他挥了挥手,示意王伏胜去传旨。
寝殿内重新恢复了寂静,只有铜漏滴答作响。李治独自躺在榻上,窗外明媚的春光似乎与他隔了一层无形的屏障。他仿佛能听见那来自东宫的、细微而执拗的咳嗽声,正穿透宫墙,一声声,敲打在他本就脆弱不堪的神经上。对儿子健康的担忧,与对自身病体的无力感交织在一起,化作一片浓重的阴影,沉沉地压在了他的心头。这君父之忧,比任何朝政难题,都更让他感到心力交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