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山海"的涅盘(1/2)
鼎盛退出校园市场的第一个月末,并没有像外界预期的那样举行盛大的庆功宴,而是在一个安静的周末,将全体员工带到了郊外的一座山庄。这里没有投影设备,没有业绩报表,只有群山环抱的自然和一张张卸下盔甲的脸。
苏晚晴站在一片开阔的草坪上,身后是层峦叠嶂的山脉。她看着台下这些与她并肩作战的伙伴——韩梅梅眼角已经有了细纹,王磊的背微微佝偻,李哲的白发在阳光下格外显眼。这些都是战争留下的痕迹,也是成长刻下的年轮。
还记得我们第一次团建吗?她的声音在山谷间回荡,那时我们只有十二个人,在这个山庄租了个最小的会议室,连住宿费都要精打细算。
台下响起会心的笑声,老员工们的眼神都温暖起来。
而今天,她环视着在场的三百多名员工,我们站在这里,不仅活了下来,还活得很好。但我想问大家的是——我们赢得的究竟是什么?
她身后的大屏幕亮起,不是展示业绩数据,而是一段段真实的影像记录:
画面切换到技术部最艰难的时刻。服务器遭受持续攻击,王磊带领团队连续奋战七十二小时。视频里,一个年轻工程师趴在桌上小憩,手还放在键盘上;另一个女工程师在洗手间里偷偷抹泪,回来时却对同事露出微笑。我们不能倒,王磊的声音在画外响起,因为用户相信我们。
镜头转向运营团队。韩梅梅在医院输液时还在接听主理人的电话;市场部全员在凌晨三点的办公室里和衣而卧;客服团队同时应对着成百上千的咨询,嗓子都说哑了却依然保持耐心。这不是工作,韩梅梅在视频中说,这是守护。
最后一段视频最让人动容。那是全国各地主理人自发录制的鼓励视频:一个偏远地区的主理人骑着摩托车在雨中送货,只为兑现当日达的承诺;另一个主理人用自己的工资为贫困生垫付货款;还有主理人在校园里组织守护山海的签名活动,横幅上写满了学生的祝福。
视频结束,现场一片寂静,只能听见风掠过竹林的声音。
我们赢得的不是一场商战,苏晚晴的声音轻柔却坚定,而是一次对自我的超越。我们证明了,在这个急功近利的时代,依然有人愿意为价值观而战;在这个资本至上的环境里,依然有人相信真诚的力量。
她宣布了山海2.0的全新定位:
从校园电商升级为青年成长平台
这个定位的转变,不是商业策略的调整,而是企业灵魂的升华。将突破单纯的商品交易边界,真正成为陪伴年轻人成长的全方位伙伴。
具体规划令在场所有人都感到振奋:
首先,山海学院将正式成立。这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企业大学,而是一个开放的学习平台。除了提供职业技能培训,还将开设人生规划、心理健康、财务管理等课程。更特别的是,学院将邀请各行业领军人物担任导师,通过师徒制帮助年轻人找到人生方向。
我们不仅要卖给学生需要的商品,苏晚晴说,更要帮助他们成为更好的自己。
其次,青年创新基金启动。基金规模初期为一亿元,全部来自公司利润,专门用于支持大学生的创业梦想。不同于其他投资基金,不追求财务回报,成功项目的收益将重新投入基金,形成良性循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