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与顾淮之的复盘(1/2)
---
周一清晨,苏晚晴带着厚厚一叠复盘资料走进顾淮之的办公室。出乎意料的是,办公室里除了顾淮之,还有一位满头银发的长者。
这位是陈老,我的导师。顾淮之简单介绍,他在企业战略方面有四十年的经验。
陈老微笑着示意苏晚晴坐下:听说你们刚打完一场硬仗。不介意我这个老头子听听你们的复盘吧?
接下来的三个小时,成了苏晚晴经历过最烧脑的战略研讨。
顾淮之没有问具体的战果,而是直指核心:如果鼎盛不是补贴三个月,而是三年,你的应对策略会有何不同?
苏晚晴沉思片刻:我会更早放弃价格战的战场,专注于他们无法复制的价值领域。
比如?陈老饶有兴趣地问。
比如我们与用户的深度连接,比如主理人体系形成的情感纽带,比如沉淀下来的用户数据。苏晚晴越说越清晰,这些才是别人拿不走的护城河。
顾淮之在白板上画了两个重叠的圆圈:一个是商业价值,一个是社会价值。的特殊之处在于,你们在同时创造这两种价值。
他指向重叠的部分:但这个交集区域,既是你们最坚固的堡垒,也可能是最脆弱的软肋。
陈老接过话头:年轻人,你要想清楚——当商业价值和社会价值冲突时,你选择守护什么?
这个问题让苏晚晴愣住了。她想起价格战最激烈时,那些主动要求降薪的主理人,那些自发组织义卖支持的用户。
我选择守护信任。她终于回答,因为商业价值可以重新创造,但信任一旦失去,就再也找不回来了。
这个回答让两位前辈相视一笑。
那么接下来,顾淮之切换话题,你打算如何把这场胜利转化为持续发展的动力?
苏晚晴打开准备好的规划:
第一阶段(未来3个月):修复期
·重建团队信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