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青云志之山海亦可平 > 第35章 第一次危机:窜货

第35章 第一次危机:窜货(1/2)

目录

元旦过后,苏晚晴正准备大干一场,却意外发现代理群的氛围变得有些诡异。

先是华东理工的代理在群里抱怨:\"最近总有人在宿舍楼里低价推销同款手机壳,价格比我们的进价还低。\"

接着上海大学的代理也私信她:\"学姐,有客人说在别的渠道买到更便宜的山海商品,这是怎么回事?\"

苏晚晴起初以为是普通的价格竞争,直到她在储物间清点库存时发现异常——这个月各代理的补货量普遍下降,但总库存却在减少。

\"梅梅,你注意到没有?\"她叫住正在打包的韩梅梅,\"复旦的代理上周说销量不好,只补了五百块的货。但仓库里少了将近两千块的库存。\"

韩梅梅停下手中的活:\"会不会是统计错了?\"

\"我核对了三遍。\"苏晚晴脸色凝重,\"而且少的都是最畅销的星空壳和快充线。\"

当晚,她登录很久没用的校园论坛,在二手交易版块发现了端倪。好几个帖子在低价出售\"山海正品\",价格比代理的拿货价还要低15%。

她假装买家联系了其中一个卖家。对方很警惕,只同意在松江大学城交易。

\"这不对劲。\"苏晚晴对韩梅梅说,\"松江大学城根本没有我们的代理。\"

她让在上海外国语大学的代理帮忙调查。结果令人震惊:这些低价商品都来自同济大学的一个代理。

\"他一次性进了大量畅销款,\"上外的代理在电话里说,\"然后以接近成本价转卖给其他学校的学生,让他们在各自学校销售。\"

苏晚晴立即调出这个代理的进货记录。果然,上个月他连续三次大额补货,总额超过八千元,远超正常销售所需。

\"这是窜货。\"她深吸一口气。

更严重的是,这个代理利用地区差价进行套利。他以代理价拿货,然后以略高于成本、但远低于统一零售价的价格,向非代理区域倾销。其他学校的代理因为价格劣势,根本无力竞争。

\"现在怎么办?\"韩梅梅焦急地问,\"好几个代理都说不想做了。\"

苏晚晴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她先是在代理群发布公告,强调统一价格政策,同时私下联系那个违规的代理。

对方的回复很理直气壮:\"我凭本事卖货,有什么错?你的规矩太死板了。\"

谈话不欢而散。

接下来的三天,情况持续恶化。两个代理提出退出,三个代理要求降低拿货价,整个网络濒临崩溃。

苏晚晴彻夜未眠。她在储物间里来回踱步,白板上写满了各种解决方案:

·全面降价?——利润空间本就不大,降价只会加速死亡。

·取消代理制?——等于自断臂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