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第一批货(1/2)
去往批发市场的公交车摇摇晃晃,穿行在逐渐苏醒的城市中。苏晚晴紧靠着车窗,外面是高架、立交和无数她叫不出名字的摩天大楼。这与她平日往返的“大学城-图书馆”两点一线,是截然不同的风景。
一个多小时后,她在一个巨大的、挂着“xx小商品批发市场”牌匾的建筑群前下了车。
甫一踏入,巨大的声浪和视觉冲击便扑面而来。这里仿佛是另一个世界,一个由无数个狭窄铺位、堆积如山的货物和行色匆匆的进货商组成的、高效运转的商业丛林。空气中弥漫着塑料、纸张和某种刺鼻的胶水混合的气味。拉货的小推车在通道里吱呀作响,伴随着天南地北的方言和激烈的讨价还价声。
苏晚晴深吸一口气,攥紧了口袋里那五张百元钞票,像握着自己唯一的武器,汇入了这片商业洪流。
她没有急于走进任何一家店铺,而是先花了将近一个小时,快速地将整个市场的主营区域走马观花地逛了一遍。她需要摸清这里的大致布局,找到手机配件和文具的核心区域,并初步感受不同区域的价位和氛围。
然后,真正的“采购管理”实战开始了。
她在一个主营手机配件的片区停下,目光扫过一个个挂满各式手机壳、堆满数据线的摊位。她没有立刻询价,而是先观察,看哪些摊位客流多,看老板与熟客的互动方式,判断其是否好说话。
她走到一个看起来货品比较齐全、老板是个中年阿姨的摊位前。
“阿姨,数据线怎么拿?”她拿起一根最常见的安卓数据线,尽量让自己的语气显得老练。
“零售十二,拿货价八块。”阿姨头也没抬。
苏晚晴心里快速计算着夜市上同类产品卖10-15元。八块的进价,利润空间太薄了。
“我拿多一些呢?”她尝试着运用课堂上的“采购管理”知识,试探批量折扣,“二十条什么价?”
阿姨这才抬眼看了看她,似乎掂量了一下她学生的模样:“二十条的话,七块五。”
苏晚晴摇摇头,放下数据线:“阿姨,我刚开始做,想多拿几个品类,但每样量不大。您能给个实在的起步价吗?如果货好卖,我以后肯定常来您这儿拿。”
她表现出诚意,也点明了自己“长期客户”的潜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