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五千元的重量(2/2)
她停下动作,将清点好的钞票紧紧攥在手里,厚厚的一沓,却仿佛有千钧重,压得她喘不过气。
这不是普通的五千块。这是全村人从牙缝里省出来的希望,是爹娘半辈子的积蓄,是弟弟放弃学业换来的她的前程。这是她的“天使投资”,是她闯入这个繁华而冰冷世界的唯一弹药。
她拿出一个薄薄的作业本和一支铅笔头,就着昏黄的灯光,开始计算。
学费:三千五百元。(这是最大的一笔固定支出,不容有任何闪失。)
住宿费:学校最便宜的八人间,一年八百元。(她必须住校,地下室只是暂时的落脚点。)
生活费:她咬着笔头,眉头拧成了疙瘩。剩下的七百元,要支撑到她找到赚钱的办法之前。
她开始在纸上列出细项:
·吃饭:每天必须控制在五元以内。早餐馒头五毛,午餐和晚餐各两元,或许还能省下五毛钱买点最便宜的素菜。
·日用品:肥皂、牙膏、牙刷……必须最节省的买。
·交通:尽量步行,非必要不坐公交车。
·学习用品:笔记本用最薄的,铅笔用到握不住为止……
每一分钱都必须花在刀刃上,不容许任何计划外的开销,更不容许失败。她输不起。她身后没有任何退路,这五千元若是打了水漂,她不仅毁了自己,也毁了全家乃至全村人的指望。
昏黄的灯光下,少女的身影被拉长,投射在斑驳的墙壁上,显得单薄而倔强。她伏在小小的木桌上,一遍遍核对着数字,修改着预算,眼神专注得近乎虔诚。
在这里,在这间不见天日的地下室,她完成了来到上海后的第一次“财务核算”。没有教授,没有课本,有的只是生存最赤裸的压力,和那沉甸甸的、名为“五千元”的初始资本。
她将预算表小心地折好,和钱一起重新裹进布包,贴身藏好。然后吹熄了灯,躺在坚硬的板床上,在完全的黑暗和寂静里,睁着眼睛,直到天明。
这五千元的重量,她得用整个未来去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