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林渊的计划,整军备战与北上策略(1/2)
###第233章:林渊的计划,整军备战与北上策略
曹化淳。
当这三个字从钱彪口中吐出,书房里的空气仿佛被瞬间抽干,连烛火的跳动都停滞了一瞬。
这不是一个名字。
这是一个前朝的幽灵,一个被崇祯皇帝亲手埋葬,如今又被他亲手从坟墓里刨出来的政治符号。
林渊的瞳孔骤然收缩,面上却看不出丝毫波澜。他只是静静地看着钱彪,等着他继续说下去。
钱彪被自家大人的眼神看得心里发毛,那眼神平静得像一口深不见底的古井,可他知道,井水之下,是能吞噬一切的漩涡。他咽了口唾沫,将声音压得更低。
“大人,这曹化淳可不是一般人物。天启年间,他就是信王府的旧人,跟着当今陛下潜邸伴驾,后来陛下登基,他执掌东厂,权势熏天,是扳倒魏忠贤的头号功臣。只是后来……后来因为袁崇焕一案,被朝臣攻讦,这才被陛下罢黜,遣去南京养老了。”
“如今王德化刚倒,陛下就立刻将他从南京召回,这……这意图也太明显了。”
钱彪的声音里带着一丝愤愤不平。在他看来,林渊拼死拼活保住了京城,保住了皇帝的龙椅,到头来,皇帝屁股还没坐热,就开始玩弄这些制衡的把戏,实在是让人心寒。
林渊摆了摆手,示意他不必再说。
他走到窗边,推开一丝缝隙,一股冰冷的夜风灌了进来,吹得烛火摇曳不定。
他的心中,却是一片雪亮。
好一个崇祯。
李自成兵临城下时,他怕得像个无助的孩子,恨不得把整个江山都托付给自己。如今城围一解,自己这个兵部尚书的官印还没捂热,他就迫不及待地从故纸堆里,翻出了另一条老狗来平衡制约。
帝王心术……真是刻在骨子里的凉薄与多疑。
王德化的“病”,病得太巧,太是时候了。怕不是什么急火攻心,而是龙火攻心。皇帝的一句话,就能让权倾朝野的东厂提督“病”得人事不省。
而召回曹化淳,更是一步绝妙的棋。
曹化淳是旧人,是崇祯潜邸时的心腹,这份情分,是王德化乃至自己都比不了的。他被罢黜多年,在朝中根基已断,召回来,只能完全依附皇帝,成为皇帝手中最锋利、最听话的一把刀。
这把刀,是用来砍谁的?
自然是用来悬在自己这个手握京营兵权,声望如日中天的兵部尚书头上的。
林渊甚至能想象出崇祯此刻在乾清宫里的心态:既要倚重自己的能力去对抗外敌,又深深忌惮自己的权力会威胁到他的皇位。所以,他需要一条更凶、更忠心的狗,来看住自己这头功高震主的猛虎。
可笑,可悲。
门外的真正猛虎已经磨好了爪牙,随时准备扑上来咬断大明的喉咙,而这间屋子的主人,却还在为如何防止家里的猎犬过于强壮而煞费苦心。
“大人,我们……”钱彪见林渊久久不语,忍不住开口。
“慌什么。”林渊转过身,脸上已经恢复了惯常的平静,甚至还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天塌不下来。”
他重新坐回主位,给自己倒了杯茶,指尖轻轻摩挲着温热的茶杯。
“王德化倒了,是好事。一条养不熟的毒蛇,趴在暗处,总让人不安心。现在他‘病’了,至少在明面上,我们少了一个最直接的对手。”
“至于曹化淳……”林渊的嘴角微微勾起,“一条刚从坟里爬出来的老狗,就算再凶,也得先熟悉熟悉现在的地界,看看这院子里,到底谁才是说了算的主人。”
钱彪听得一愣一愣的,他完全跟不上自家大人的思路。在他看来,这是天大的危机,怎么到了大人嘴里,反倒成了一件无足轻重的小事?
“陛下召他回来,无非是想让他接管司礼监和东厂,用他来分我的权,盯着我。”林渊慢条斯理地分析道,“这恰恰说明,陛下现在还不敢动我,只能用这种上不得台面的法子来恶心我。既然如此,我们为什么要怕?”
他看着钱彪,眼神锐利如刀:“他要玩,我们就陪他玩。但我们的正事,一步也不能停,不仅不能停,还要加快!”
这番话,如同一道惊雷,劈开了钱彪脑中的迷雾。他瞬间明白了,比起在朝堂上和一条老太监勾心斗角,林渊真正在意的,是那些更宏大、更致命的事情。
“大人,您吩咐!”钱彪挺直了腰杆,沉声应道。
“我之前跟你说的,整军备战的计划,必须立刻提上日程。”林渊的声音变得凝重起来,“朝堂越是动荡,我们手里的刀,就必须越锋利。这京营,就是我们的刀!”
“第一,人事。”他伸出一根手指,“从明天开始,你以锦衣卫指挥使的身份,配合我兵部,对京营三大营进行全面的员额清查。所有吃空饷的、老弱病残的、背景不干净的,有一个算一个,全部给我剔出去!我不管他背后站的是哪个国公,哪个侯爷,谁敢伸手,你就把我的话原封不动地告诉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