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朝廷的震惊与嘉奖,林渊名声鹊起(2/2)
王承恩几乎是连滚带爬地冲了进来,脸上又是泪又是笑,神情激动得有些扭曲。
朱由检握着朱笔的手猛地一颤,一滴殷红的墨,落在奏章上,迅速晕开,像一滩刺眼的血。
“大捷?”他缓缓抬起头,布满血丝的眼睛里,满是怀疑和麻木,“何处大捷?是孙传庭打了胜仗,还是吴三桂出关了?”
这两个名字,是他如今仅剩的希望。
“不……都不是!”王承恩跪在地上,激动得语无伦次,“是京郊!是京郊的黑松林!锦衣卫指挥使骆养性在殿外求见,说……说他麾下校尉林渊,已于昨夜,尽歼黑松林匪患!”
朱由检愣住了。
他甚至以为自己因为过度疲劳,出现了幻听。
黑松林的匪患,他知道。一群让他颜面尽失,却又无可奈何的苍蝇。为了这群苍蝇,他甚至斥责过兵部尚书,可换来的,只是更多的借口和要钱要粮的奏章。
现在,王承恩告诉他,这群苍蝇,被一个锦衣卫校尉给拍死了?
“宣。”朱由检的声音干涩沙哑,只说了一个字。
骆养性低着头,快步走进大殿,身后跟着同样低眉顺眼的周通。
“臣骆养性,叩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平身。”朱由检的目光越过他,直接落在了周通身上,“你是亲历之人,你来说。”
周通身体一颤,将早已在心中排演了无数遍的说辞,一五一十地禀报了一遍。他刻意隐去了白马义从的存在,只强调林渊如何身先士卒,如何巧设妙计,如何带着一群临时招募的流民,打出了一场匪夷所思的歼灭战。
他说得口干舌燥,大殿里却始终只有他一个人的声音。
当他说完,整个大殿再次陷入了长久的沉默。
朱由检靠在龙椅上,闭上了眼睛。他的手指,在龙椅的扶手上轻轻敲击着,一下,又一下,敲在所有人的心上。
没有人知道这位心思深沉的帝王在想什么。
许久,他才睁开眼,眼中那份长久以来的疲惫和绝望,似乎被冲淡了一些,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复杂难明的光。
“好……好一个林渊!”他一字一顿地说道,“以两百新丁,破千人悍匪。我大明的将军们,若是都有他一半的胆识和能力,朕何至于此!”
这话语中,既有赞赏,更有对满朝文武的无尽失望和嘲讽。
骆养性把头埋得更低了,冷汗已经浸湿了后背。
“骆养性。”朱由d检忽然道。
“臣在。”
“你锦衣卫,出了一个人才。朕,要重赏!”
朱由检站起身,在大殿中来回走了几步,胸中那股被压抑了太久的郁气,仿佛都随着这场胜利,疏散了不少。
“传朕旨意!”他的声音陡然拔高,带着一种久违的帝王威严,响彻大殿。
“锦衣卫校尉林渊,剿匪有功,扬我国威,擢升为锦衣卫千户,暂领北镇抚司抚镇一职!赐飞鱼服,赏银千两,良田百亩!”
“其麾下剿匪有功将士,一体叙功,阵亡者三倍抚恤,由兵部造册,户部发钱,任何人不得克扣!”
“将匪首头颅,在京城九门悬挂三日,以儆效尤!”
一道道旨意,从这位皇帝的口中发出,掷地有声。
骆养性心中剧震。
千户!还是暂代北镇抚司抚镇!
这等于是一步登天!从一个不入流的校尉,直接跳到了锦衣卫权力的核心层。要知道,北镇抚司掌管诏狱,是锦衣卫最令人闻风丧胆的机构,其抚镇一职,向来由指挥使的心腹担任。
皇上这一道旨意,不只是赏赐,更是一种姿态。
他要用林渊这把新刀,去敲打那些早已生锈的旧刀!
“臣……遵旨!”骆养性深深叩首,心中五味杂陈。
他知道,从今天起,京城这潭死水,要被彻底搅浑了。而那个叫林渊的年轻人,将站在风暴的最中心。
旨意很快传出皇宫,传遍了京城的大小衙门。
所有听到消息的官员,反应几乎与骆养性如出一辙:震惊,不信,然后是深深的忌惮。
一个二十岁出头的年轻人,靠着一场谁也说不清道不明的胜利,坐上了无数人一辈子都爬不到的高位。
这背后,到底藏着什么?
一时间,林渊这个名字,在京城的官场上,比城门上悬挂的那些人头,更加引人注目,也更加令人敬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