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纪委约谈,心理战场(2/2)
这个问题更加阴险,它试图从根源上,瓦解林渊所有行为的合法性。
林渊的表情依然平静:“钱组长,您说的没错,张队长的爱人确实在我们单位工作。但正因为如此,我才更要避嫌。我只是向安保科下达了‘加强巡查,一视同仁’的工作指令,这是面向所有人的,并非只针对李曼同志。至于张队长如何执行,那是他的工作职责。”
“至于‘设局’一说,更是无稽之谈。”林渊摊了摊手,“难道我们档案局的安保规定,是专门为了李曼同志一个人设立的吗?难道遵守规定,就成了‘设局’?如果真是这样,那我们党纪国法,岂不都成了为某些人量身定做的‘陷阱’?”
“我所做的一切,都有正式的文件和会议记录可查。我要求的每一项工作,都符合《机关单位内部安全保卫条例》。反倒是李曼同志,她的行为,触犯了不止一条党纪,甚至涉嫌违法。组织上不去调查一个畏罪潜逃的嫌疑人,反而来质疑一个严格执行规章制度的干部,恕我直言,这不符合程序。”
“程序”两个字,被他轻轻吐出,却像重锤一样敲在钱建国的心上。
纪委办案,最讲究的就是程序。
林渊这番话,看似不卑不亢,实则锋芒毕露。他不是在回答问题,他是在提醒对方:你们今天的谈话,本身就可能存在程序上的瑕疵。
钱建国看着眼前的年轻人,心头第一次泛起了一丝波澜。
他本以为,这只是一次简单的问话。凭他的经验,三言两语就能让这个没经过风浪的年轻人方寸大乱,从而拿到自己想要的“口供”。
可现在他发现,自己错了。
对方不是一只待宰的羔羊,而是一块被磨砺得没有一丝棱角,却又坚硬无比的磐石。你所有的压力打上去,都会被原封不动地弹回来,甚至还会震得自己手疼。
他的逻辑太清晰了,全程都在用“规定”和“程序”做挡箭牌,让你根本找不到任何破绽。你指责他针对李曼,他说这是按规定办事;你质疑他的动机,他说这是为了单位安全。他把自己完美地塑造成了一个有点刻板、有点不近人情,但绝对公事公办的“规则扞卫者”。
而这样的人,恰恰是纪委最难对付,却又最欣赏的人。
房间里的气氛,在不知不觉中发生了微妙的逆转。
一开始,是钱建国在审视林渊。
而现在,变成了林渊在平静地看着他们,仿佛在说:还有什么问题吗?如果没有,就请拿出证据。
钱建国与小周对视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一丝无奈。
这次谈话,恐怕问不出什么了。李曼背后的那个人能量不小,能让他们启动这次问话,但林渊这边,却干净得像一张白纸,根本找不到任何污点。
“最后一个问题。”钱建国沉声说道,“李曼失联当晚,她的车上带着一个黑色的手提箱,你报警时,也提到了这个箱子。你是否知道,箱子里是什么?”
林渊摇了摇头:“我不知道。我只知道,那不是单位的公物。李主任为了它,不惜暴力冲卡,亡命天涯。我想,里面的东西,一定对她……或者对某些人,非常重要。”
他刻意在“某些人”三个字上,加了微不可察的重音。
钱建国的瞳孔,猛地收缩了一下。
谈话,到此为止了。
“好了,林渊同志,今天就到这里。感谢你的配合。”钱建国站起身,公式化地说道,“希望你继续坚守原则,在事情调查清楚之前,不要离开江城,随时准备配合我们下一步的工作。”
“这是自然。”林渊也站了起来,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角。
就在他准备转身离开的时候,他却突然停住了脚步,转过身来,重新看向钱建国,表情前所未有的严肃。
“钱组长,周同志。”
两人都是一愣。
林渊的目光扫过两人,扫过那支还在闪烁的录音笔,一字一句地说道:“两位领导,这封匿名信对我个人的声誉造成了影响,这是小事。但它污蔑我‘恶意构陷’、‘打击报复’,这不仅仅是在攻击我个人,更是在质疑我们市档案局刚刚建立起来的工作秩序和纪律的严肃性!”
“为了自证清白,更是为了维护我们单位来之不易的良好风气,我在此,主动向组织提出申请!”
他的声音陡然拔高,充满了不容置疑的力量。
“我恳请组织,对我们档案局,尤其是近三年来所有涉及重大项目归档、土地规划变更的文件流转程序,进行一次最彻底、最全面、最严格的内部审查!”
“我,林渊,以及档案局全体同仁,将全力配合!请组织,还我一个清白,还档案局一个公道!”
话音落下,整个谈话室,死一般的寂静。
钱建国和小周,彻底被镇住了。他们目瞪口呆地看着林渊,仿佛在看一个疯子。
他们见过喊冤的,见过求情的,但他们从未见过,一个被举报人,竟然主动要求组织来对自己进行“全面彻查”的!
这不是引火烧身吗?
除非……他有百分之百的把握,自己和自己领导的单位,干净得找不出一丝瑕疵!
或者说,他知道,火烧起来,真正被烧成灰的,绝不会是他自己!
ps:林渊这招“引火烧身”,你觉得最先坐不住的会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