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次元 > 大明铁血帝:吾乃天启,重塑乾坤 > 第374章 内厂刘若愚

第374章 内厂刘若愚(1/2)

目录

因此朱由校行事也愈发谨慎,对于那些藏于暗处、只顾私利的勋臣,他丝毫不敢小觑。

谁能保证,哪天不会又冒出个“九莲菩萨”降罪之说?一旦事发,后果不堪设想。

翻阅过相关密报后,朱由校开口问道:

“他们进宫拜见太妃,恐怕不只是为了请安吧。”

“此事奴婢实不知情。皇爷早有严令,东西厂与锦衣卫不得插手后宫事务。奴婢谨遵圣谕,不敢逾越半步。”

魏忠贤所言属实,并无虚妄。当今天子掌控四大密探机构,彼此牵制,互相监视。

谁若露出破绽,立刻就会被他人抓住把柄,拿去邀功请赏,甚至搭上性命。

“你先退下,传刘若愚进来。”

宫中虽遍布东厂耳目,但他们只管外廷与宫门巡查。

后宫之中,耳目最广、势力最深的,乃是新设的内厂。

其职责本就是监察东西厂、锦衣卫,以及皇城内苑的一举一动。

两人虽同被召见,但这类机密之事,朱由校绝不会允许两位特务首领碰面,更不会让他们一同回话。

必须分开询问,以防串通消息,互通有无。

待刘若愚入殿,朱由校当即追问此事详情。

“启奏陛下,此事已持续十余天。近日来,成国公府的李夫人、抚宁侯府的王夫人等多位勋贵家眷,接连以探望太妃为名入宫。”

“表面是问安,实则各怀心思,言语间多有试探。”

朱由校闻言微眯双眼,心中生疑。这些平日各自为政的贵族之家,竟在此时齐步而行,背后定有缘由。

“你且讲明,她们究竟图谋何事?”

刘若愚低头应声:

“奴才麾下密报,这几户人家私下议论朝政,对陛下多有怨言。前番裁撤京营、解散亲军卫之事,他们至今耿耿于怀。”

“就连最近漕运总兵与参将的任命,也在太妃面前反复提起,似有意施压。”

“尤以成国公朱纯臣最为激烈,虽未明言反意,但其不满早已溢于言表。奴才察其动静已久,只因尚无逾矩之举,故未及时上禀。”

朱由校冷笑一声。他对朱纯臣从无好感,此人不过倚仗祖荫,却妄图掌控军权,贪墨成性。

京营裁撤之时,正是铲除积弊的关键一步。那些靠虚报名额、吞吃军饷过活的勋贵,尽数遭创,而朱纯臣首当其冲。

他曾在五军都督府身居要职,又掌多处亲军卫所,如今权力尽失,如同割去臂膀。

“他说了什么?”朱由校冷冷追问。

刘若愚低声答道:

“据闻那日朝会结束,朱纯臣出宫途中曾愤然说道:‘我成国公一脉世代执掌京畿兵权,先祖东平郡王随成庙打下江山,位列靖难功臣。今日竟不如一个凭裙带关系封伯的小人!’”

话音落下,殿内一片寂静。

朱由校握紧龙椅扶手,嘴角浮现一丝讥讽。这等人自己尸位素餐,还敢斥他人靠关系上位?真乃不知羞耻。

“后来呢,刘太妃说了什么?”

朱由校心头一紧,这位老太妃在宫中几十年,素来不涉外事。

无论是当年的国本之争,还是三大案闹得沸沸扬扬,她始终闭口不言,仿佛置身事外。

可这一次,竟在饭席间流露出为勋贵开脱之意,这让他不得不深思其背后的缘由。

“太妃向慈宁宫的太监与宫女打听,近来朝廷政局如何,官员任免有何变动。”

“也问及勋贵们的处境,最要紧的一句是——陛下是否对勋臣心存不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