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人生第一次亲征之路!(1/2)
那名哨总笑着说:
“你现在别太嚣张,谁也没见过真刀真枪的厮杀。真到了战场上,别被人一刀给劈了,到时候我可不会去捡你的尸。”
“行了,别废话了,赶紧吃。一会儿就得集合了,误了时辰,别怪我军棍伺候!”
“唉,知道了知道了,马上就吃完。”
要说起羽林军里最让人忌惮的存在,那肯定是执法队。不管你是将军还是小兵,没人不怕他们。
他们执法毫不手软,只要犯了错,立刻军法处置。那套杀威棒打下来,是真的能要人命。之前有个刺头不服管教,结果被打成了残废,现在还在伙房劈柴,连话都不敢多说一句。
咚、咚、咚,三声钟响传来,意味着时辰将至,全军即将列队。
钟声一响,所有人迅速把碗里最后一口吃完,抄起武器装备,按作战单位迅速整队,列成整齐的阵列。
叮、叮、叮,值守士兵开始敲锣。锣声一响,各部就要开拔,奔赴操练场正式集结。
不到五分钟,四万大军全部列阵完毕。各联队之间间隔两个身位,所有人挺胸抬头,目视前方。
朱由校骑着一匹高大健壮的黑马,身穿银色铠甲,腰间佩一柄精铁打造的绣春刀,身后跟着各营主将和亲兵卫队,策马巡视全场。
各营主将随即下马,清点所属部队人数。
等朱由校登上高台,四万将士齐齐跪地,齐声高呼:
“恭迎陛下!”
清点完毕后,主将们飞马奔至台下,大声禀报:
“虎贲营两万五千甲士,全员到齐!”
“骁骑营三千骑兵,全员到齐!”
“泰山营五千二百步兵,全员到齐!”
“神机营六千八百甲士,全员到齐!”
朱由校一手扶着栏杆,一手按在刀柄上,声音洪亮地说道:
“平身!”
四万军士齐刷刷站起,静静等待皇帝的命令。
“养兵千日,用兵一时。你们这段时间的训练和汗水,朕都看在眼里。”
“今天,我们要出关征讨蒙古。你们怕不怕,朕不管。你们没有选择的余地,朕也没有。”
“从太祖将外敌驱逐、建立国本至今,已有两百余年。这两百年里,我们与北方敌人的战火从未熄灭。无数先辈的鲜血洒在敌人的土地上,成了他们牧场的养分。”
“自成祖之后,我大明再未主动出征草原。敌人早已忘记了我大明军队的威严。”
“今天,我将带领你们深入敌境,直击敌军主力。”
“这两百年间,敌人多次侵犯边境,劫掠粮食、牲畜与百姓。死于他们刀下的无辜百姓,数不胜数。”
“从现在起,朕立下誓言,要让天下人和敌人明白,大明的尊严不容侵犯。要让我们的百姓,堂堂正正地生活在这片土地上。要让所有人知道,汉人,才是这片天地的主人!”
“让他们一见到我大明军旗就只能跪地求饶。朕要你们用手中刀枪,洗刷土木堡之耻。用这场战争告诉所有人,大明朝,是他们只能跪着仰望的存在!”
“希望各位将士与朕一同奋发,重铸大明辉煌!”
将士们齐声高呼:
“陛下万岁!”
朱由校继续说道:
“众将必须奋勇杀敌,彻底打击敌人。此次北征,要让他们不敢再向南窥视,为边境百姓带来安宁,带来希望。”
话音刚落,朱由校抽出腰间的绣春刀,高举向天:
“大明威武!”
将士们也纷纷举起武器齐声高呼:
“大明威武!”
“陛下威武!”
“大明万胜!”
仪式随即进入祭旗环节,杀猪宰羊,以血祭那象征大明的日月军旗。
朱由校亲自行礼,祭拜上天、大地与历代先祖。待誓师仪式结束,他高声下令:
“出发!”
数万大军依照原定计划,井然有序地出营,朝着北方进发。
此行第一站,是密云。此地是此次北征的关键节点,位于喜峰口、古北口、宣府镇与京城之间,是四地的中枢所在。
朱由校的计划是,先以宣府与古北口方向大张旗鼓地出关,以两地守军与部分羽林军为主力,吸引林丹汗的注意力。
自己则亲率精锐骑兵、神机营与泰山营的主力,从喜峰口出关,一路北上。当前目标是清除承德以南各敌对部落。
而那两路出关的部队,仅为佯攻。他们并不需要深入草原,只在关外数百里内制造声势即可。
只要能暂时牵制林丹汗,或是争取几天时间,他们的任务就算完成。
只要不冒进,稳扎稳打,即便林丹汗主力来袭,也难以在短时间内击溃明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