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2/2)
最后还是易中海出面调解,聋老太太才罢休。
经此一事,贾家对聋老太太怀恨在心,两家关系彻底破裂。
时光飞逝,转眼到了1955年。
何雨柱已是大三学生,年满二十。
妹妹何雨水十岁就上了初中,在班里年纪最小却成绩最好。
得益于哥哥的辅导,她比同龄孩子聪明许多。
这天何雨柱放学回家,发现陈雪茹早已等在门口。
\"雪茹,今天怎么来得这么早?\"何雨柱笑着问道。
见到心上人,陈雪茹满心欢喜。
自从遇见何雨柱后,她眼里再也容不下其他男子。
在她心中,没人能比得上何雨柱。
她早已情根深种,认定今生非他不嫁,否则宁愿孤独终老。
“柱子,国家发行了第二套人民币,兑换比例是比1。”
“这个比例确实不高。”
“你见识广,我想听听你的建议。”
“你觉得该全部兑换吗?”
“还是只换一部分?”
“或者先不换?”
许多人都在观望。
有人想投机,有人不敢换。
何雨柱笑了笑:“当然全换。
国家既然出了政策,肯定经过慎重考虑。”
“别担心,把旧币都换成新币。”
“不然以后这些大额纸币可能就作废了。”
陈雪茹信任地点头:“好,听你的,我全换了。”
进屋后,何雨柱拿出一本收藏册,里面全是珍稀钱币:
一百元帆船图、五百元瞻德城图、一千元牧马图、五千元牧羊图、五千元渭河桥图、五千元蒙古包图、一万元骆驼图、一万元牧马图、伍万元图、伍万元收割机图。
这些纸币未来价值连城。
何雨柱翻开册子:“如果你有门路,帮我留意这些纸币。”
“我想收藏一些。”
陈雪茹答应:“没问题,我认识不少人手里有,我去换。”
何雨柱点头:“谢谢,能换到最好,换不到也没关系。”
“剩下的旧币全换成新币吧,留着没用。”
两人一同去银行兑换。
陈雪茹这些年攒了些钱,已是万元户。
她换完后,轮到何雨柱。
尽管他在上学,但之前发明机器上交国家得了奖励,还因协助抓捕特殊人员获得奖金。
陈雪茹好奇地看着,想知道他攒了多少钱。
她清楚何雨柱的本事,存款不会比她少。
何雨柱拎出袋子,哗啦一声倒出钱堆满柜台。
“天啊!”
工作人员瞪大眼睛,“这么多钱?”
陈雪茹也惊呆了,愣愣地望着何雨柱。
虽不清楚具体数目,但对比之下,远超她的积蓄。
陈雪茹刚才那一小叠钞票就换了一万元,何雨柱面前这堆钱比她多好几倍。
这些年何雨柱到底经历了什么?
怎么会攒下这么多钱?
陈雪茹不禁对何雨柱的收入来源产生了浓厚兴趣。
银行工作人员叫来同事,开始核查何雨柱的身份背景。
面对如此巨款,银行必须确认资金来源合法。
何雨柱详细说明了自己作为迎宾楼主厨的工作经历,协助抓捕特殊人员的经过,以及研制机械设备上交给国家的过程。
他出示了所有相关证书。
工作人员不仅核验证书真伪,还要实地调查何雨柱所述是否属实。
整个验证过程持续了两个小时。
最终确认何雨柱所言非虚。
银行职员们纷纷投来敬佩的目光,没想到这个年轻人竟有如此成就。
普通人能达成其中一项就难能可贵了。
经过清点,总金额确定为12万8000元。
听到这个数字,工作人员都瞪大了眼睛。
这是他们经手过的最大一笔现金业务。
陈雪茹惊叹道:\"柱子,你上学期间就能赚这么多,比我们做生意赚得还多好几倍,真是太厉害了!\"
何雨柱谦虚地说:\"这都是国家重视人才的结果。”
两人共进午餐后,陈雪茹先行离开。
返程途中,何雨柱察觉有人尾随。
难道是冲着刚取的钱来的?
他故意走向偏僻路段,但对方始终没有行动。
这让何雨柱感到困惑。
又在外面绕了几圈,那个神秘人依然只是跟踪。
直到快到家时,跟踪者突然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