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四合院:我的系统是追到冉秋叶 > 第40章

第40章(1/2)

目录

“领导,外借实验室风险太高,万一设备损坏,之前的努力就全泡汤了!”

……

大领导神情黯然。

他理解这些科研人员的坚持,大家都是为了振兴种花家而拼搏。

他实在不忍心强行征用实验室。

最终,大领导只得回去向何雨柱说明情况。

与此同时,各研究室派人打探消息,很快弄清了原委,众人议论纷纷。

“听说是个清北大学的学生想借实验室造机器?简直是异想天开!咱们这些人哪个不是海外留学回来的?研究了这么多年,谁不知道研发新项目的难度?他一个年轻人就想搞这么大动作,理想很丰满,现实可没那么简单!”

“没错!当年咱们不也满腔热血,恨不得立刻研发出新机器报效国家?可一路走来才明白,追赶列强哪有那么容易?必须脚踏实地,持之以恒!”

这些科研人员学历都不低,在他们眼中,何雨柱这样的清北学子并不稀奇。

很快,众人便不再关注此事,继续埋头攻关。

办公室里,大领导面带歉意:“柱子,情况不太乐观,现在各项目都处在关键阶段,让他们中断研究比登天还难。

要不你再等等?如果有实验室空出来,我第一时间通知你。”

突然,大领导想起一个被遗忘的角落:\"对了,还有个闲置的研究室。

不过里面设备都出了故障。

那些机器都是从北边进口的,一直搁在那儿没修。”

此刻的种花家正处在重建阶段,主要从北方邻国和东欧引进成套设备,建起了一批机械工业基地。

可一旦机器损坏,就得花大价钱请外国专家来修。

工业部现有的研究室勉强够用,那些故障设备就这么一直闲置着。

何雨柱眼睛一亮:\"赵叔,能带我去看看吗?要是我能修好,应该可以直接用吧?\"

大领导有些迟疑:\"当然可以,只是......\"他实在难以相信何雨柱能修好这些精密设备。

外国工程师每次维修都故意支开中方人员,就是怕技术外泄。

要是真那么容易修,工业部那么多工程师早就搞定了,哪会闲置到现在。

何雨柱笑道:\"就去看看呗,反正放着也是放着。

真要修好了,也能给您分忧。”

大领导点点头:\"好,那就去看看。”

三人来到尘封已久的研究室,设备上积了厚厚一层灰。

何雨柱开口道:\"赵叔,能给我找些维修工具吗?\"

\"这个没问题。”大领导嘱咐道,\"柱子,修不好别勉强,我会另想办法。”说完便派人取来了工具。

研究室里设备很齐全:车床、铣床、刨床、磨床、插床、镗床、钻床,还有线切割和电火花加工设备。

可惜部分设备出了故障,影响整体使用。

毕竟加工作业环环相扣,总不能老借别人的机器,既不方便又耽误别人工作。

科研人员精力都放在研究上,最怕这些麻烦事。

何雨柱先检查车床,很快发现问题所在——机器运转时震动异常剧烈,这要加工零件肯定影响精度。

零件生产出来也只能报废。

这样还会加速车床磨损,影响刀具的稳定性。

何雨柱的机械5级技术炉火纯青。

木工、锻工、钳工、电工、铆工、焊工、车工4级大成。

他不仅精通技术,还擅长维修。

这样的小问题,他轻松就能解决。

他打开机器,检查车床固定零件是否松动,安装是否准确。

调整旋转件的跳动幅度。

检查车床主轴中心……

一番检查后,何雨柱很快发现问题。

其中一个零件损坏,需要更换。

他卸下零件:“赵叔,胶带构件损坏,导致机器震动幅度过大。

只要加工一个新零件换上,机器就能恢复正常。”

大领导也是机械系出身,懂些技术,否则也当不了工业部领导。

他惊讶道:“柱子,你还会修机器?”

何雨柱笑道:“课余时间自学的。

制造和维修密不可分,光会制造不会修,遇到问题会影响效率。”

大领导:“但这零件加工精度要求很高。

我可以调几个高级师傅来帮你。”

他从何雨柱身上看到了潜力,别的工程师发现不了的问题,何雨柱能发现。

若继续培养,或许将来能为国家发展做出贡献。

因此,大领导愿意帮他。

何雨柱摆手:“不用,我自己会点技术。

木工、锻工、钳工、电工、铆工、焊工、车工我都学过,加工这零件应该没问题。”

杨厂长和大领导震惊。

大领导:“啊?你还会这么多技术?

你不是刚上大一吗?怎么学了这么多?”

他也上过大学,知道学校课程已经很繁重,再额外学这么多东西,需要耗费巨大精力。

而且每样技术想学到一定水平都不容易,何况掌握这么多?

大领导起初认为何雨柱的技术水平有限,难以达到高级工种的标准。

何雨柱微笑着说:\"除了课堂学习,我把所有课余时间都用来钻研技术。

既然有机会深造,就不能虚度光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