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家宴(1/2)
马车在青石铺就的街道上晃晃悠悠地前行,车厢内,气氛略显沉闷。
女侠皇甫梵律按捺不住心中的好奇,用手肘轻轻碰了碰身旁的许长生,压低声音问道:“喂,许长生,你到底又背地里干了什么惊天动地的事情?竟然能劳驾楚家以全家的名义设宴请你?”
许长生无奈地耸了耸肩,脸上也是一片茫然:“我也正纳闷呢。
我与楚家的交情,满打满算也就止于楚云轩一人。
除了在醉梦楼喝过几次酒,论过几句诗,再无更深的往来。为何突然如此兴师动众,我也是百思不得其解。”
他其实心中早就已经有了猜测,但是他不能把这个猜测直接告诉女侠。
只能说是也装作不知道。
女侠蹙眉思索道:“全家设宴…你确定是楚家家主,那位工部尚书楚瀚海亲自相邀?”
提到“工部尚书”四个字,女侠的话音突然一顿,像是猛然想起了什么,脸色微变,压低声音惊疑道:“等等!工部…那通天河的河堤修筑、每年巨额的治河款项拨付,可都要经过工部审核、批复。
如今枫林城惨案,根子就在那豆腐渣河堤上。
你和郡主在长安城掀起如此大的风波,直指河、沧两州官场…莫非…这位楚尚书也与此事有所牵连?
这次邀你过府,是宴无好宴,想借此机会…”
她的大胆猜测,让许长生也不由得愣了一下,眉头微微皱起。
这…倒不是没有可能…
也许他想多了,或许并不是因为他身上所谓的胎记的原因,也有可能是齿方面的原因。
毕竟工部肯定会牵扯河堤方面的事情。
但也不对呀。
如今,这个局势即便他真的愿意帮楚家的忙,说实话,以他目前能做的也根本帮不上什么大忙。
目前的局势已经完全不在他和郡主的掌控之中,他和郡主也只能看着局势如奔流一般汹涌澎湃。
这五天以来,不仅他的名字传遍了长安城,同样有关于枫林城的事情,也将整个长安城上上下下大大小小的地方全部传遍。
朝廷那边早就已经启动了“重案组”,有某位大人物亲自挂帅彻查。
就目前这局势,根本就不是他所能够插足的。
他现在就是点燃了这把火,火势熊熊燃烧,有人在背后不断的给火添柴,他可灭不了这火。
然而,他还未及深思,马车前室负责驾车的楚云轩似乎隐约听到了车厢内的对话,连忙将头探了进来,脸上带着一丝苦笑,急忙解释道:“许兄!皇甫仙子!两位千万莫要误会。”
“我楚家此次相邀,绝非为了枫林城之事。
仙子所料不差,此次宴请的主要发起人,确实是我大伯,也就是现任工部尚书。但两位大可放心。”
他的语气变得认真起来:“我大伯为官清正,在处理通天河相关事务上,一向秉公执法,从未有过半分逾越之举。
枫林城河堤的惨案,与我大伯,与我楚家,绝无半点干系。”
说到这里,楚云轩无奈地摇了摇头,语气带着一丝看透局势的通透:“况且…即便,我是说即便,此事真与我大伯有些说不清道不明的牵连…如今朝廷上下谁不知晓,陛下已然下旨,将此案全权交由首辅赵大人查办。
以赵大人的手段和权势,此事早已成定局。
此刻再邀请许兄来我楚家,又能有何意义?难道还指望许兄在首辅大人面前为我楚家说情不成?这岂非是天方夜谭?”
听完楚云轩这番合情合理的分析,许长生和女侠对视一眼,心中的疑虑稍减。
确实,在首辅赵渊已然接手此案的情况下,楚家若真有问题,此刻最明智的做法应该是想办法撇清关系、暗中运作,而非如此大张旗鼓地邀请许长生这个“原告”一方的关键人物过府,这无异于引火烧身。
楚云轩说得在理。
但,正因为楚云轩解释得如此“有道理”,反而让女侠心中的好奇更盛了几分。
既然与枫林城案无关,那堂堂工部尚书,为何要以如此郑重的“家宴”形式,邀请许长生这个看似并无太多交集的年轻人?
这背后的缘由,恐怕只有等到了楚府,才能揭晓了。
…
马车缓缓停在了一座气派不凡的府邸门前。
朱漆大门,鎏金门钉,门前两尊威武的石狮子,无不彰显着府邸主人的地位与底蕴。
门楣上高悬的匾额,上书两个苍劲有力的大字——“楚府”。
“好气派的府邸。”许长生下车后,抬头望着那匾额,不由得轻声感慨。这宅院的规模与气势,虽比梁王府稍逊一筹,但在这寸土寸金的长安城,也绝对是顶级的豪门宅第了。
女侠皇甫梵律看了一眼,低声解释道:“楚家毕竟是传承多年的世家大族,这长安城的宅子还算不得什么。他们真正的祖宅、根基所在,都在长安城外的族地,那才叫真正的深宅大院,盘根错节。这
种家族的底蕴…远非寻常权贵可比。”
许长生微微点头。
他自然明白,能在帝国中枢屹立不倒的世家,其势力早已渗透到朝堂与地方的方方面面,关系网错综复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