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未雨绸缪(1/2)
清河县衙。
当许长生走入县衙内部的时候,小二子便是快步上前,一脸欣喜的对着许长生说道:“长生哥,我是不是已经入道境了?你快帮我看看!”
小二子一脸欣喜的伸出了手,许长生见状,伸手握住了小二子的手腕,感应了一下小二子体内的气血之力。
片刻后,微笑的睁开眼睛说道:“还不错,你已经成功凝练出了气血之力,现在使用这股气血之力,不断淬炼你的身体,当你成功淬炼第一条筋脉之时,你就已经是炼筋境的武夫了。”
小二子的天赋很不错,许长生只是稍加指导,便能够入道武夫。
再加上许长生的指导是免费的,不收取任何一分钱,这让小二子攒下来的零钱,可以去给自己买一些补品,强健自己的身体。
当许长生走进县衙的时候,县衙中很多衙役看到他都是眼神炽热,个个上前热切的打着招呼。
在许长生的免费指导之下,衙役中有将近三成的人都入道了武夫。
虽然只是对初级的入道境,但只要体内有这一股气血长存,就永远会比普通人好上数倍,至少可以免疫普通的风寒,等等一些基础疾病。
许长生的这段时间的指导不亚于几百两银子,送给了他们。
而且许长生还免费教他们开山拳,这换作于其他武夫,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强者会受到其他人的尊敬。
慷慨的强者,愿意给予你未来的强者,更能够受到所有人的尊敬。
许长生照例教导大家如何行拳,如何呼吸,安慰了一下长期卡在入道境无法感知气血之力的其他人。
说实话,若是有人愿意免费授武,绝大部分人虽然武道的成就不一定很高,但是入道境问题不大。
不过世界上没有这么多慷慨的人,毕竟现在的武管体系,交的弟子越多,收的钱就越多,能躺着收钱,谁又愿意去当免费的冤大头呢?
或许在绝大部分人眼中,免费教他人习武,就是冤大头。
这也导致习武有了门槛,有钱人才能习武,武夫的数量并不是很多。
朝廷也不会专门派人去教人习武,在封建王朝并不是麾下子民的实力越强,对于封建王朝来说越好。
侠,以武乱禁。
如果是让绝大部分的普通百姓都会习武,对于一个封建王朝来说,容易干扰统治。
就像绝大部分的统治者,都希望自己麾下的子民最好,大字不识一个,识字的懂文化的只有那小小的一批就好用,这一批人来管理大批人,其他的百姓都是屁民。
屁民要做的就是作为整个金字塔的地基,不断的为金字塔的上层输送粮食。
如此就好,如此甚好。
许长生刚指导完毕不久,吴大人便步履匆匆的来找到了许长生。
“长生,可还在忙?”
看到吴大人,许长生拍了拍手,说道:“目前暂且无事,大人,这是找我有事?”
如今,吴大人和许长生的关系倒是越来越好。
对于吴大人的青睐之情,许长生看在眼里,自然而然会对于这位大人保持尊敬。
吴大人也看到了许长生不断增长的能耐,现在整个县衙的衙役整体水平都拔高了一大个阶层,全是靠许长生。
对于许长生,吴大人是喜爱的紧。
“走走走,先跟我去喝酒,来咱们边喝边说。”
虽然已经开春,但是气温还没有彻底的升上来,空气中仍带有一缕寒气。
吴大人将几枚杏干丢进青梅酒中,放在炉火上煨着,等时候差不多了,才将酒给许长生倒了一杯。
许长生喝了一口,暖酒入喉,顿时温暖了整个身心,从喉咙到整个胸腔,顿时被暖意填满,格外的舒坦。
古代封建王朝酿酒技术有限,酒精的提纯度不高,这青梅酒的度数估计也就五六度左右,喝起来并不辣口。对于许长生来说,和现代的鸡尾酒饮料差不了多少。
搭配的小菜是油炸的蚕蛹以及卤过的牛肉。
这可是一等一的好东西,哪怕是无限令这个县官都不一定能够常吃。
大炎王朝绝大部分百姓吃的肉都是猪肉或者羊肉,牛肉都在官府经过备案,牛是重要的畜牧资源。
承担着春耕的重要劳动力,擅自杀牛是违法的,一般都是牛老的干不动活了,或者要病死了才能宰杀吃肉。
而且得提前上报官府。
每头牛都是经过备案的。
所以说就算是吴柄想要吃牛肉,也没有那般容易。
“快尝尝,我家夫人这酱牛肉做的一绝,刚好现西头的那头牛不慎跌落坑里,只能宰了吃肉,否则啊,寻常过年期间都不一定尝得到这等牛肉。”
许长生不由得挑了挑眉头,吴大人拿出这么珍贵的东西招待他,看来是真的有事相求。
许长生夹了口牛肉,喝了口酒,美滋滋说道:“大人你我二人的关系没必要这么客气,有什么事情但说无妨,长生能做到的定不会推辞!”
吴大人喝了一口酒,抿了抿下巴,叹息了一声,说道:“这件事还真是有些难以启齿,长生啊,你也知道咱们清河县虽然原来有三家武馆,如今只剩下两家,但这两家武馆招收弟子都得花上大量的银钱,寻常百姓,哪里支撑得起?”
“这原本也不是大事,朝廷并不鼓励习武,毕竟,平民百姓习武越多,对于朝廷来说,越难管理。”
“但如今吧,这世道可并不太平,我不知道你有没有听说,河州那边乱民越来越多了。”
“河州那边的起义…反贼吗?这我倒是听说过,据说在一个叫大泽乡的地方开始闹腾起来的,原本都说闹腾不了多久,但是没想到闹得越来越大,据说还和河州军打了好几场架。
朝廷这边好像并没有讨到任何的好处,河州军损失惨重啊。”清河县经常有来往的商客,这些信息都是从这些来往商客口中传出来的,许长生倒是略有知情。
吴县令点了点头,说道:
“有个叫刘宝的家伙,首先率领的造反,原本河州就受了灾,那边又要因为修运河又要征一笔税,于是那刘宝就开始造反。
拉了自己同乡的一批人,浩浩荡荡的…一开始倒也没人在意,毕竟他们最开始就几百人,谁知道这几百人莫名其妙的发展到几千人,如今,据说有2万人之多!要知道,整个河州军也不过一万五千多人马。”
“原本以为成不了什么气候,没想到倒是发展成这样,河州的事情,原本跟咱们无关,我想着朝廷那边总会派中央军去镇压,谁先想朝廷竟是一直没有派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