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重返深圳与“烨华实业”的重建(2/2)
阿强神色一凛,知道林烨这是在为应对潜在的威胁做准备,郑重应下:“放心吧烨哥,我心里有数。”
安排完公司的事情,林烨又去了一趟红星村工地。工地上一片热火朝天,砖窑冒着滚滚浓烟,新盖的厂房已经初具规模。村长周福贵看到林烨,高兴得合不拢嘴,拉着他看了又看,直说瘦了,非要留他吃饭。
林烨婉拒了周村长的盛情,只是仔细查看了工程进度和砖厂的生产情况,叮嘱了几句安全生产和质量把关的话。站在村头的高坡上,望着脚下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林烨心中感慨。这里是他重生的起点,也是他安身立命的根基之一,绝不能出任何差错。
接下来的几天,林烨如同上紧了发条的机器,高速运转起来。他白天以“烨华实业”总经理的身份,频繁出入政府相关部门、银行、以及一些有实力的贸易公司,洽谈业务,建立人脉。他凭借超前二十年的商业眼光和沉稳干练的作风,很快就在初生的深圳商界圈子里留下了印象。晚上,他则通过特别调查组提供的加密渠道,阅读内部简报,关注着“烛龙”残余势力和“冥河”组织的最新动向。
一切似乎都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烨华实业”的框架初步搭建,业务开始步入正轨;特别调查组的支持让他有了底气;S市事件的风波表面上也逐渐平息。
然而,林烨内心深处的那根弦始终紧绷着。他清楚,平静的水面下,暗流从未停止涌动。
这天傍晚,林烨刚从一家外贸公司谈完业务出来,正准备回住处,一个穿着邮局制服、帽檐压得很低的年轻人突然拦住了他,递给他一封没有署名的牛皮纸信封。
“一位姓赵的先生托我转交的。”年轻人低声说完,迅速转身消失在人群中。
姓赵的先生?赵卫国?!他还活着?而且能找人送信?
林烨心中巨震,强压住立刻拆开的冲动,将信封揣进怀里,若无其事地继续前行。回到临时租住的、经过他简单反侦察处理的房间后,他才小心翼翼地拆开信封。
里面没有信纸,只有一张黑白照片。照片上是一个陌生的、戴着眼镜、面容清瘦的中年男人,背景似乎是一个图书馆或者档案室。照片背面,用铅笔写着一行小字:
“小心‘渔翁’。资料在‘老地方’。”
渔翁?老地方?
林烨盯着这没头没脑的几个字和那张陌生的照片,眉头紧锁。赵卫国在警告他小心一个代号“渔翁”的人?这个“渔翁”是谁?是“烛龙”的新头目?还是调查组内部的某个人?而“老地方”又是指哪里?是罗湖的老宅?还是南澳的“海风旅社”?资料又是什么?
这封突如其来的密信,像一颗投入湖面的石子,瞬间打破了表面的平静。林烨知道,赵卫国冒着巨大风险传递出这个消息,意味着新的危机已经迫近。
“渔翁”是谁?“老地方”又藏着怎样的秘密?
夜色渐深,林烨站在窗前,望着特区璀璨的灯火,眼神变得无比锐利。看来,他安逸的日子,还没开始,就要结束了。新的较量,已然拉开序幕。而这一次,他必须主动出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