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章 赤瞳卫,破阵(1/2)
那虚幻的影子在林默眼前消散,触手处唯有冰冷的夜风。
他深吸一口气,将那份瞬间涌上的牵挂与悸动强压回心底。
幻象的出现,既是提醒,也是催促——苏锦的任务凶险万分,而他,必须为她的归来扫清前路上最后,也是最坚固的障碍。
渭水南岸,霸上。
十万蜀汉大军旌旗如林,军容鼎盛,在距离长安城仅三十里的地方安营扎寨。
那股沉凝如山的肃杀之气,仿佛连天边的流云都染上了一层铁血的暗红色,直逼得古都城头风声鹤唳。
司马懿身披厚重甲胄,亲登城楼,苍老的双眸在垛口后眯成一条细线,遥望蜀军营盘。
他身经百战,什么样的阵仗没见过?
可今日一见,心头却不由自主地沉了下去。
蜀军的营盘布局,依山傍水,首尾相顾,暗合九宫八卦之变,竟是无懈可击。
更让他心惊的是,那支在阵前缓缓巡弋的先锋部队。
他们身披暗红色的特制皮甲,人人目光锐利,行动间悄无声息,宛如一群蛰伏在暗影中的猎食者。
一股若有若无的血腥气与压迫感,即便隔着数十里,依旧清晰可辨。
“那便是林默的‘赤瞳卫’?”司马懿声音沙哑地问向身侧的副将。
“回禀大都督,正是。传闻此部皆由百战精锐组成,经林默秘法操练,不仅悍不畏死,更擅长在战场上预判危机。”副将答道,声音里透着一丝畏惧。
司马懿的目光又转向大阵两侧,只见两支万人方阵手持一人多高的巨盾,盾面漆黑,连接处严丝合缝,宛如两道不可逾越的钢铁长城。
盾牌缝隙间,寒光闪闪的枪矛如刺猬的尖刺般探出,散发着冰冷的杀意。
“‘灵血营’……”司马懿口中咀嚼着这个名字,这支重步兵的威名,他早已如雷贯耳。
“此非旧日蜀兵啊。”他发出一声长长的叹息,其中有惊疑,更有狠厉。
他转过身,声音变得冰冷而果决:“传我将令!即刻启用‘铁蒺藜连环阵’,在城外三里之内,铺满铁蒺藜!再将所有滚木礌石运上城头,与火油罐穿插布置,形成‘滚木火石连环’!最后,在东南角外挖掘十道隐秘的陷马坑,坑底遍插削尖的竹桩!我要让他林默的精锐,还没摸到城墙,就先流干一半的血!”
一道道催命符般的军令迅速下达,整个长安城防线在司马懿的意志下,变成了一台高速运转的绞肉机器。
然而,蜀军大营之内,却是一片异样的平静。
林默对城外魏军的调动了如指掌,却丝毫不为所动,更无半点急于攻城的迹象。
他反而下了一道让所有人都摸不着头脑的命令——命随军工部日夜赶工,打造数百架奇特的器械。
那器械以坚韧的巨竹为骨架,蒙上数层浸透桐油的厚牛皮,形成一个状如小舟的移动掩体,底部装有滚轮,可由数名士兵推动前行。
掩体内部,更是巧妙地安装了小型化的连弩,侧面还悬挂着数枚拳头大小、以油布包裹的陶罐,里面装填的,正是军中最新研制的“霹雳火雷”。
林默为其取名为——“云舟”。
与此同时,中军大帐内,数百名赤瞳卫盘膝而坐,闭目静修。
空气中弥漫着一股奇异的药草清香。
林默亲自将一碗碗改良过的“静脉散”分发给他们,这药剂能让他们的精神高度集中,进入一种介于清醒与入定之间的浅层预知状态。
姜维看着这番诡异的景象,终于忍不住上前,压低声音问道:“大都督,我军兵锋正盛,士气如虹,为何不趁势强攻?如此耽搁,反而耗费时日。更何况,让赤瞳卫在此静坐……这又是何意?”
林默没有回头,目光依旧锁定在帅案上的长安城防图上,他伸出手指,轻轻点在东南角的一片区域,声音低沉而清晰,仿佛在陈述一个既定的事实:“因为司马懿的耐心,只到明天午时。届时,他会在这里,点燃一场他自以为能吞噬我军的大火。”
姜维心中一凛,瞬间明白了“云舟”与“静脉散”的深意,看向林默的眼神,已是敬畏交织。
次日,午时。
长安城头,魏军的战鼓陡然擂响。
就在蜀军前锋阵列缓缓前压,即将进入铁蒺藜范围之际,东南角方向,早已埋设好的火油沟渠被瞬间点燃!
轰然一声巨响,烈焰冲天而起,形成一道数十丈高的火墙,滚滚黑烟直冲云霄,遮天蔽日。
灼热的气浪夹杂着刺鼻的焦臭,朝着蜀军阵中扑面而来!
“哈哈哈!林默小儿,任你机关算尽,也难过我这火海炼狱!”城楼上,司马懿须发张扬,发出了得意的狂笑。
然而,他的笑声还未落下,便僵在了脸上。
只见黑烟与烈焰之中,数百个形如小舟的巨大黑影,竟顶着火舌,稳步向前推进!
“云舟”顶部的牛皮被烈火烧得滋滋作响,却并未被引燃。
藏身其下的蜀军士兵,毫发无伤,在统一的号令下,继续着他们坚定不移的步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