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官海浮沉:我的三十年仕途笔记 > 第235章 等待发薪的教师

第235章 等待发薪的教师(2/2)

目录

一个三十多岁的女老师,姓李,教语文的,说着说着就掉了眼泪:“林县长,我不是想给领导添麻烦,我就是……就是心里憋得慌。我男人在县农机厂,也半年没发工资了。家里两个孩子,大的上初中,要交伙食费,小的身体不好,三天两头吃药。这日子……真是快过不下去了……”

另一个年轻的男老师,戴着眼镜,斯斯文文,语气里带着愤懑:“我们要求不高,就想按时拿到我们该得的工资!这要求过分吗?县里没钱,我们理解,可总得有个说法,有个盼头吧?这样无限期地拖下去,算怎么回事?”

老师们围着我,你一言我一语,诉说着生活的窘迫、内心的委屈和对未来的迷茫。他们的脸庞因长期营养不良和操心而显得憔悴,但眼神中,除了焦虑,依然保留着属于教师的那份清亮和责任。

我看着他们,听着他们,心里像压了一块巨石。这些站在三尺讲台上,承载着孩子们未来和无数家庭希望的人,他们的基本生存尊严,正被这残酷的现实一点点侵蚀。

“老师们,”我站起身,目光扫过每一张殷切而疲惫的脸,声音沉重但坚定,“大家受苦了!我林致远,作为新任的县长,在这里向大家保证,县委县政府已经成立了专门的工作小组,由我亲自牵头,正在全力以赴想办法解决工资拖欠问题!”

我顿了顿,加重了语气:“我不敢说马上就能全部解决,但我可以负责任地告诉大家,我们正在行动!一个月内,我们一定会想办法筹集到第一笔资金,优先补发一部分工资!请你们再坚持一下,再相信组织一次!也请你们,为了孩子们,守好讲台!”

我的话,像一块石头投入平静(死水)的湖面。老师们愣住了,随即脸上露出了难以置信和一丝微弱的光亮。

“林县长,您说的是真的?”李老师擦着眼泪问。

“一个月内,真的能发一点?”那个年轻男老师追问。

“我以我的党性,以我这顶乌纱帽担保!”我斩钉截铁地说,“如果做不到,我林致远第一个向市委请辞!”

办公室里一片寂静。老师们看着我,眼神复杂,有怀疑,有期盼,也有动容。

王校长激动地握住我的手:“林县长,有您这句话,我们……我们就有盼头了!老师们,都听见了吧?县里没忘了我们!我们再难,也要把孩子们教好!”

离开青峰镇中心小学时,孩子们还在操场上奔跑嬉戏,他们并不知道他们的老师正承受着怎样的生活重压。夕阳的余晖给破旧的校舍镀上了一层悲壮的金色。

坐在颠簸的吉普车里,我心情无比沉重。李卫国从后视镜里看了我一眼,闷声说:“县长,这些老师,不容易。”

“是啊,不容易。”我喃喃道。纸上看到的“拖欠工资”是冰冷的数字,亲眼所见、亲耳所闻的,才是滚烫的生活和沉甸甸的责任。

那些等待发薪的教师,他们的眼神,他们的泪水,他们的坚守,比任何文件和报告,都更深刻地烙印在我的心里。这不仅仅是一个财政问题,更是一个良心问题,一个关系到青云县未来根基的问题。

我必须,也必须尽快,给他们一个交代。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