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2章 巡弋(1/2)
某片海图上未被详细标注的蔚蓝海域。
一艘锈迹斑斑的“渔船”正关闭了发动机,在涌浪中随波逐流。它的舷号模糊不清,船舷两侧挂着破旧的渔网,甲板上堆满了腥臭的鱼筐。
然而,在它那不起眼的驾驶室下方,一个塞满了高增益天线和监听设备的狭小暗舱里,气氛却与甲板上的伪装截然相反。
“阮队长,有大家伙!”一名瘦小的操作员死死按住耳机,压低了声音,眼神如同猎犬发现猎物般兴奋,“高频数据链信号!非常密集,而且……是我们从未见过的加密模式!就在东北方,距离我们大概八十海里!”
被称作阮队长的中年男人一把抢过高倍望远镜,爬上了摇晃的桅杆。
他朝着东北方,那片海天一色的空旷海面,搜索了足足十分钟。
终于,他的瞳孔猛地收缩。
在地平线的尽头,一个极其微小的、如同城市楼房般的黑点,一闪而过,随即又被涌浪所吞没。
“拉……拉法耶特?”他喃喃自语,但立刻又自我否定。不对,拉法耶特级要小得多,而且轮廓也不像。
“是龙国人!”他从牙缝里挤出这句话,“那个传说中的……‘昆仑’号!”
他猛地滑下桅杆,冲回暗舱:“立刻给河内发报!最高密级!‘鲨鱼’发现目标!龙国航母战斗群!”
“砺兵南海”。
这是“一号工程”指挥部为此次行动定下的内部代号。
在完成了“刀尖”中队的航母资格认证后,“昆仑”号战斗群,内部代号“东海”,几乎没有休整,便以一种近乎于“不讲道理”的速度,开始了它的首次全要素、实战化战备巡逻。
编队阵容,堪称豪华,也堪称“全姜晨造”。
旗舰:CV-16“昆仑”号,搭载着一个中队共十二架“海龙”J-10H战斗机,以及两架Z-18J预警直升机(代号“天眼”)和四架Z-18F反潜直升机。
护航舰艇:“凤凰”号(舷号115)、“合肥”号(舷号116)。这两艘已经服役数年的“龙腾”级神盾驱逐舰,如同两名最忠诚的带刀侍卫,护卫在航母左右两舷。
水下:一艘代号为“归墟”的095型攻击型核潜艇,舷号408,早已提前一周悄然离开基地,如同一头幽灵,潜入了编队即将航行的海域,担任水下哨兵和……“蓝军”。
后勤:一艘两万吨级的“微山湖”号大型综合补给舰,确保这支庞大的舰队,拥有在远离本土基地的情况下,持续作战半个月以上的惊人续航力。
这是一支在1990年的西太平洋,技术上先进到令人发指的舰队。
它的出现,本身就是一种宣言。
海南,三亚,海军南海舰队某地下指挥中心。
巨大的电子沙盘上,代表着“昆仑”号战斗群的蓝色箭头,正稳稳地,在南海的中心航道上移动。
刘老和姜晨,亲临一线,坐镇指挥。
“报告总指挥!”一名通讯参谋大声汇报道,“‘天眼’预警直升机已升空,目前正在我编队前方一百五十公里处,建立早期预警圈。数据链稳定,空情图像已回传。”
“报告!‘凤凰’号、‘合肥’号,‘神盾’系统开机,工作正常。编队防空网已建立。”
“报告!‘刀尖’中队第一攻击波次,‘海龙’01、02号,已进入一号、二号弹射工位,准备就绪!”
刘老看了一眼身旁平静如水的姜晨,深吸一口气,接过了指挥权。姜晨负责把这些“神器”造出来,而他,则负责教会士兵们,如何使用这些“神器”去打仗。
“我宣布,‘砺兵-91’实战对抗演习,正式开始!”刘老的声音,通过数据链,瞬间传达到了“昆仑”号的舰桥。
“昆仑”号,飞行指挥室。
舰长李峰冷静地下达了指令:“‘刀尖’中队,按计划出击。‘雷神之鞭’,开始作业!”
“嗡——!!!!!”
甲板上,那沉寂了许久的、高频的电磁尖啸声,再次响起!
黄马甲指挥官的手势,干脆利落。
“砰!砰!”
两道黄色的魅影,在短短三秒钟的间隔内,被“雷神之鞭”以一种无可匹敌的暴力美学,狠狠地“扔”向了天空!
驾驶着“海龙洞幺”的戴明,在经受了那熟悉的、仿佛灵魂出窍般的5G过载后,熟练地拉杆,战机如同一头挣脱了束缚的猛禽,昂首冲入云霄。
“洞幺呼叫洞两,编队完成,航向2-7-0。”
“洞两收到。”
两架“海龙”,在空中组成一个标准的攻击队形,向着预定空域飞去。
今天的科目,是“伙伴加油”与“模拟对海饱和攻击”。
“‘天眼’呼叫‘刀尖’。”预警直升机Z-18J上的指挥员声音传来,“在你们西南方一百八十公里处,发现‘红军’目标。方位1-9-0,距离260,航速20节,疑似‘龙腾’级驱逐舰一艘。”
这次演习的“红军”,由另一艘单独行动的“龙腾”级驱逐舰扮演。
“‘刀尖’收到。”戴明看了一眼油料表,“洞幺请求进行伙伴加油,随后转入攻击航线。”
“同意。”
在“天眼”的引导下,戴明的僚机“海龙洞两”,熟练地放出了机腹下挂载的伙伴加油吊舱。一根软管,拖着一个锥形的加油斗,在空中稳定地飘荡。
戴明深吸一口气,开始了他海军生涯中的第一次“海上空中加油”。
这比陆地上要难得多。海面上的强气流,让两架飞机的相对位置,变得极不稳定。
他稳稳地操控着战机,将机头那根银色的受油探管,一点一点地,对准那个在空中疯狂摇摆的加油斗。
“砰。”
一声轻微的金属撞击声,探管与加油斗,精准对接!
“对接成功!开始输油!”
“漂亮!”指挥中心里,被请来观摩的宋老激动地一拍大腿。这标志着,“海龙”战机,已经完全具备了远海打击能力!
“加油完毕!”
两架战机分离。戴明活动了一下有些僵硬的脖子,眼神瞬间变得冰冷。
“‘刀尖’编队,转入攻击模式!雷达开机!数据链协同!”
“明白!”
两架“海龙”的机载相控阵雷达同时开机,以“主-从”模式,交叉锁定目标。
“目标已锁定!YJ-82K(模拟)发射程序启动!”
“发射!”
在距离“红军”驱逐舰足足一百公里之外,两架战机同时拉起,做出了一个标准的导弹发射动作,随后立刻脱离,高速返航。
指挥中心的大屏幕上,代表着两枚超音速反舰导弹的红色光点,以三马赫的速度,掠海飞行,精准地,命中了那个代表着“红军”的图标。
“目标命中!演习结束!”
“干得漂亮!”刘老兴奋地一挥拳。
然而,演习,才刚刚开始。
就在“昆仑”号的甲板上,为“刀尖”中队的凯旋而欢呼时,在他们下方数百米深的、幽暗冰冷的海水中,一场无声的、真正的猎杀,已经进入了高潮。
095型攻击型核潜艇,“归墟”号。
艇长孙威,一个面容冷峻、眼神如同深海般沉静的中年人,正一动不动地,站在潜望镜前。
他已经指挥着这头八千吨的“大洋黑洞”,在这片海域,潜伏了整整三天。
“报告艇长,编队已进入我伏击区。”声呐长,一个耳朵极其敏锐的年轻军官,低声汇报道,“‘昆仑’号航母的‘昆仑之心’反应堆,在水声特征上,简直干净得像一块冰!我几乎听不到它的主泵噪音!”
“但是,”他话锋一转,嘴角勾起一抹自信的微笑,“它的护航舰艇,‘凤凰’号,暴露了它自己。它的主动声呐脉冲,太有规律了,就像一个定时闹钟。我们在一小时前,就捕捉到了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