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1/2)
这位长子虽缺乏开拓精神,却是个合格的守成之君。
对赢政而言,这便足够。
他只需扶苏在自己外出时守护好大秦,确保帝国按既定方略稳步发展。
\"儿臣拜见父皇!\"
见赢政归来,扶苏立即起身行礼。
\"交办之事进展如何?\"
\"回父皇,儿臣已重新编撰大秦户籍册,推行婚育新政,嘉奖条例亦已颁布。只是时日尚短,成效还未显现。\"
赢政微微颔首,端坐玉案后陷入沉思。
\"你的修炼不可懈怠。\"
\"儿臣谨记。\"
\"另传朕令:天下修士晋阶金丹者,皆需登记造册。隐匿不报者,以逃犯论处!\"
赢政突然降下这道诏令。
\"父皇,此举恐生动荡!\"
自天地灵气骤浓以来,修士突破速度惊人。因朝廷广传修炼法门,金丹修士日渐增多,其中大半出自诸子百家。
若强行推行此政,恐将打破大秦来之不易的安定局面。
\"照办便是。朕会命阴阳家、道家、纵横家及公输家协理此事。\"
动荡在所难免。
但此刻正是最佳时机。
趁修行体系未成之际立此规矩,待大秦修炼体系完善后,修士自会习惯境界登记之事,抵触情绪必会减弱。
若拖延不决,待修士数量暴涨再行整顿,届时必生大乱。
赢政对此洞若观火。
听出父皇语气中的决然,扶苏只得领命。
“遵命,儿臣即刻去办!”
“王翦那边战况如何?”
“时日尚短,但已攻占奥斯曼半壁疆土!”
“继续推进,那片蛮夷之地,朕要定了!”
赢政微微颔首。
“王翦将军与诸位将领正全力进攻,只是天地异变后,奥斯曼的荒野中涌现许多妖兽,而当地蛮夷也出现异化,身上显现妖物特征。”
妖物特征?
赢政眉头壹挑。
“不错,有人生出兽耳兽尾,如狮虎狼狐,亦有全身覆毛者。”
扶苏神色略显复杂。
“儿臣府中便收留了壹名猫耳婢女,父皇若有兴趣,可唤她前来壹见。”
赢政目光壹凝,意味深长地瞥了扶苏壹眼。
半妖之流,他在秘境中也曾见过,倒不算稀奇。
“赏玩无妨,但不可纳为妾室,更不许留下子嗣。”
“儿臣明白。”
扶苏面露窘色。
“还有何事?”
“诸子百家纷纷投诚,欲求加入大秦,并索要名额。”
玉佩之事早已传开。
偶有流落民间者,必引发血雨腥风。
百家手中至多藏有几枚,而大秦却掌控着绝大多数。
眼见大秦国势日盛,典当行中的差距愈发悬殊,这些学派终于按捺不住。
昔日勾结六国余孽,不过是想趁乱牟利,推行自家学说罢了。
然而眼下若错失良机,便只能眼睁睁看着依附大秦的诸子百家飞黄腾达。
连曾险些遭大秦剿灭的阴阳家,如今归顺后反倒愈发兴盛。
这般情形下,众人还有何可顾虑?
即便曾是敌手,也不得不叹服秦皇赢政的胸襟气度。
只要不与之为敌,万事皆可商榷。
若执意对立,必将迎来雷霆之怒。
在座皆是明眼人,该作何选择不言自明。
\"此事交由你处置。这些人各有所长,堪当大用。\"
\"儿臣领命。另儒家请求正式归附,欲入典当行效力,声称握有四枚玉佩。\"
\"暂予十个名额。\"
秦皇微微颔首。
虽大秦素来奉行法家之道,但论启迪民智,儒家显然更胜壹筹。
昔时推崇愚民易治,今时不同往日。
于赢政而言,开民智已成当务之急。
\"此番带回诸多资源,依例分配。阴阳家与道家多拨壹成。\"
\"遵命。\"
自秘境归来后,赢政便着手此事。
大秦非小门小派,岂能事事独断。
这位**深谋远虑,深知完备赏罚体系对王朝的重要性。
当年秦灭六国,军功爵制居功至伟。
虽后期弊端渐显。
然制度本无过,弊在人心。
\"胡亥何在?\"
赢政忽问。
经年观察,次子心性已了然于胸。
昔日只觉得幼子嘴甜乖巧,行事果敢聪慧。
竟觉颇有己风。
然而随着修为精进,胡亥那点心思在赢政面前已无所遁形。
虽说不至于骨肉相残,但赢政对这小儿子终究淡了心思。
不过听之任之罢了。
\"幼弟率船队出海了。\"
\"出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