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6章 碳化(1/2)
接下来是低温碳化炉。这部分设备看起来更加复杂,管道纵横交错,各种仪表和控制面板密布其上。最引人注目的是一排排气体钢瓶,上面标着\"氮气\"、\"氩气\"等字样。
\"这是干什么用的?\"又有工人好奇地问。
\"创造一个没有氧气的环境。\"林舟简短地回答,然后继续专注于组装工作。
最后是最复杂的高温石墨化装置。这部分设备体积不大,但结构极其精密。中央是一个圆柱形的反应室,四周布满了水冷管道和电气接口。最引人注目的是两个巨大的电极,连接着厂房外的高压变压器。
\"这东西看着怪吓人的。\"一个年轻工人小声嘀咕,\"像是要发射什么激光武器似的。\"
林舟听到后笑了笑,\"不是武器,是创造未来的工具。\"
随着组装工作的推进,一台结构复杂、管线密布、充满工业粗粝感与现代精密控制元件混合的庞大机器逐渐成型。整套设备占据了厂房近三分之二的空间,形成了一条完整的生产线:从一端进入pAN原丝,经过预氧化、低温碳化、高温石墨化、表面处理,最终从另一端输出成品碳纤维。
\"控制系统接线完成了吗?\"林舟询问电气组的技术员。
\"完成了,林工。每个温区都连接到了控制柜,可以独立调节。\"
林舟点点头,走到主控制台前,这是一个基于\"银星\"计算机简化版的控制系统,虽然比不上现代工业pLc,但已经具备了基本的自动控制功能。
\"来,通电测试一下。\"林舟下令道。
随着一声轻微的嗡鸣,控制台上的指示灯亮起,各种仪表的指针开始摆动。林舟仔细检查着每个系统的运行状态,不时做一些微调。
\"温度控制系统正常,气体流量控制正常,张力控制...还需要调整一下。\"林舟一边检查一边自言自语。
经过几天的调试,整套设备终于完全组装完毕,一条前所未有的碳纤维生产线矗立在厂房中,散发着冷峻的金属光泽。
工人们好奇地围着这个庞然大物,既惊叹又敬畏。这台机器和他们以前见过的任何设备都不同,它融合了机械、电气、化工、材料等多个领域的尖端技术,却又以一种近乎原始的方式实现——没有现代工业的光鲜外表,只有粗犷而实用的工业美感。
\"这到底是什么东西啊?\"有人忍不住问道。
\"林工的黑箱子。\"老王半开玩笑地说,这个绰号很快在工人们中间流传开来。
林舟站在\"黑箱子\"前,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经过三个多月的努力,他成功将现代碳纤维生产技术\"降维\"到了60年代的工业水平,创造了一个技术奇迹。
\"接下来,就是见证奇迹的时刻了。\"林舟喃喃自语,手指轻轻抚过控制面板。
工人们不明白林工在说什么,但他们从这位年轻工程师的眼神中看到了某种超越时代的光芒。他们知道,这个\"黑箱子\"一定藏着某种惊人的秘密,一种将改变未来的力量。
\"准备就绪了吗?\"林舟站在控制台前,目光扫过整条生产线,每个环节都有专人把守。
\"预氧化炉温度已稳定在235c,林工。\"
\"低温碳化炉已充满氮气,氧含量低于0.1%。\"
\"高温石墨化装置电极温度正常,冷却水循环正常。\"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