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燕云望:后周与辽的未战之盟 > 第493章 血色梦魇,剑指归途

第493章 血色梦魇,剑指归途(1/2)

目录

夜色像一块浸了墨的黑布,将十三山密林裹得严严实实。营地的篝火渐渐微弱,只剩下几点火星在黑暗中明灭,映着将士们沉睡的脸庞,也映着延寿睁得圆圆的、满是惊恐的眼睛。

她没有睡。

黑风口的血腥气仿佛穿透了时空,在鼻尖反复萦绕,挥之不去。只要一闭上眼睛,那个北汉骑士圆睁的双眼就会撞进脑海,那双眼睛里有震惊、有不甘,还有一丝未散的青涩,像一根细针,反复刺着她的神经。

“不要……不要过来……”她无意识地呢喃着,双手紧紧抱住膝盖,身体控制不住地发抖。冷汗浸湿了里衣,贴在背上,带来一阵刺骨的凉。她仿佛又回到了那个清晨,弯刀的寒芒逼近眼底,胸口传来温热的黏腻感,那是鲜血的温度,烫得她心慌。

“呕——”她捂住嘴,强压下喉咙里的腥甜,眼泪却像断了线的珠子,顺着脸颊滚落,砸在沾满泥土的衣襟上,晕开一小片深色的痕迹。

她悄悄抬起手,借着微弱的火光,看着自己的掌心。那里干干净净,没有血迹,可她却觉得,那浓重的腥气已经钻进了骨子里,渗透了每一寸皮肤,怎么也洗不掉。这双手,杀了人。这个认知像一块巨石,压得她喘不过气。

“我不是故意的……我不想杀他……”她的声音带着浓重的鼻音,细若蚊蚋,“他要杀我,我只是想活着……可是……”

可是他看起来那么年轻,说不定也和她一样,是被命运推着走上战场。他或许也有疼爱他的爹娘,有等待他回家的亲人,而她,却亲手终结了他的生命,让另一个家庭陷入痛苦。

这种念头一旦升起,就像疯长的野草,在她心中蔓延开来。愧疚、恐惧、迷茫,交织在一起,让她几乎崩溃。她想逃,想立刻回到母亲和姐姐身边,想扔掉腰间的短剑和腰牌,再也不碰这些沾满鲜血的东西。

可她不能。

她想起了母亲在幽州城南的营地中,为了招兵买马而操劳的身影;想起了姐姐带着精锐去铁匠村筹措兵器时的坚定;想起了那些为了保护她而流血牺牲的将士。他们都在等着她,等着她从洛阳搬来救兵,等着她一起杀回上京,报仇雪恨。

如果她逃了,他们怎么办?那些跟着她们流亡的族人怎么办?辽室的复国大业,又该托付给谁?

“娘……姐姐……”她哽咽着,双手死死攥着腰间的鎏金虎纹腰牌,那冰凉的触感像是一道清醒剂,让她混乱的思绪稍稍平复了一些。腰牌上的虎纹凹凸不平,是母亲留下的印记,也是她肩上的责任。

她不能逃,也不能倒。就算再害怕,再愧疚,她也必须坚持下去。

就在这时,不远处传来一阵轻微的响动。延寿吓得浑身一僵,猛地抬起头,眼神警惕地望向黑暗深处。是北汉游骑追上来了吗?还是遇到了野兽?

她下意识地摸向腰间的短剑,指尖触到冰凉的剑柄,心脏又开始狂跳起来。上次杀人的恐惧再次席卷而来,让她的手指微微发颤,竟一时拔不出剑。

“公主,别怕,是我。”萧凛的声音从黑暗中传来,带着一丝安抚的意味。他提着一盏油灯,缓缓走到她身边,灯光照亮了他棱角分明的脸庞,也驱散了些许黑暗的恐惧。

“萧凛哥哥……”延寿看到是他,紧绷的身体瞬间放松下来,眼泪又忍不住涌了上来,“我……我睡不着,我总想起……想起黑风口的事。”

萧凛将油灯放在地上,在她身边坐下,目光落在她苍白的脸上,心中满是怜惜。“我知道你心里不好受,”他轻声道,“第一次杀人,换做是谁,都会害怕,都会愧疚。我当年第一次上战场,杀了人之后,整整三天三夜都睡不着,一闭眼就是那人倒下的样子。”

“那……那你后来是怎么好起来的?”延寿抬起泪眼,望着他,眼中满是期盼。她想知道,有没有什么办法,可以让她不再害怕,不再愧疚。

萧凛沉默了片刻,缓缓道:“没有什么捷径。只能逼着自己去面对,去习惯。我告诉自己,我杀的是敌人,是那些残害我们同胞、破坏我们家园的敌人。若我不杀他们,死的就是我,就是我的亲人,我的同胞。”

他看着延寿,眼神真挚:“公主,你要记住,你杀的不是无辜的人,是想要你命的敌人。你活下来,不是为了自己,是为了更多的人。你的愧疚,是善良的表现,但不能让这份善良,成为阻碍你前进的绊脚石。”

延寿点点头,将脸埋在膝盖里,声音闷闷的:“可是我还是怕……我怕再杀人,我怕看到鲜血,我怕有一天,我会变成一个冷血无情的人。”

她是个女孩子,在辽宫长大的日子里,从未经历过这般残酷的事情。她向往的是岁月静好,是琴瑟和鸣,而不是如今的血雨腥风,杀戮不断。她害怕有一天,自己会被这乱世彻底改变,变得连自己都不认识。

“不会的。”萧凛坚定地说道,“你的善良,不是懦弱。真正的强大,不是麻木不仁,不是嗜血好杀,而是明明害怕,却依旧能为了保护想保护的人,鼓起勇气面对一切。你心中有牵挂,有责任,有善良,这些都会成为你最坚硬的铠甲,让你不会迷失自己。”

他顿了顿,继续道:“等我们平定了叛乱,收复了故土,你就可以放下刀剑,回到你喜欢的生活。到时候,你可以抚琴、描眉、种花,再也不用面对这些血腥的场面。但现在,你必须坚强起来,为了那个美好的未来,咬牙坚持下去。”

萧凛的话,像一股暖流,缓缓淌进延寿的心里。她知道,萧凛哥哥说得对,她不能让自己的善良,成为懦弱的借口。她必须鼓起勇气,面对心中的恐惧,完成自己的使命。

她抬起头,擦了擦脸上的眼泪,眼神中虽然依旧带着未散的惊恐,却多了一丝坚定。“我知道了,萧凛哥哥。”她轻声道,“我会努力坚强起来,不会让你失望,不会让娘和姐姐失望。”

萧凛看着她眼中的变化,心中微微松了口气。他知道,要让这个稚嫩的少女彻底摆脱恐惧,还需要时间和更多的考验,但至少,她已经迈出了第一步。

“早点休息吧,”萧凛站起身,将油灯往她身边推了推,“明天还要赶路,养足精神,才能应对接下来的危险。”

延寿点点头,看着萧凛转身离去的背影,心中渐渐安定了一些。她靠在树干上,闭上眼睛,努力将那些恐惧的画面从脑海中驱散。她紧紧攥着腰间的鎏金虎纹腰牌,感受着那冰凉的触感,仿佛母亲就在身边,给她力量。

不知过了多久,她终于迷迷糊糊地睡了过去。这一次,她没有做噩梦,梦中是母亲和姐姐的笑容,是辽宫花园里盛开的鲜花,是没有杀戮、没有血腥的宁静岁月。

第二天一早,天刚蒙蒙亮,队伍就出发了。

延寿的精神好了一些,但眼底的红血丝依旧清晰可见。她跟着队伍,踩着湿漉漉的腐叶,艰难地前行着。密林中的雾气很重,能见度很低,脚下的路崎岖不平,时不时还会遇到深沟险壑。

“公主,小心脚下。”萧凛走在她身边,时不时提醒道。

延寿点点头,目光紧紧盯着前方的路,不敢有丝毫松懈。她能感觉到,自己的身体还在微微发抖,只要听到一点风吹草动,就会下意识地紧张起来。但她没有停下脚步,也没有再抱怨一句。

就在这时,前方的队伍突然停了下来。

“怎么了?”萧凛上前问道。

“回将军,前面发现了几名北汉士兵,他们好像受伤了,躺在地上动弹不得。”一名侦查的将士汇报道。

萧凛的眼神瞬间变得警惕起来:“有没有发现其他敌人?”

“暂时没有,看起来只有这几个人。”

萧凛沉吟片刻,对身旁的将士们道:“列阵戒备,我过去看看。”

延寿的心脏猛地一缩,听到“北汉士兵”这几个字,她的脑海中立刻闪过黑风口的画面,身体下意识地往后缩了缩,手心沁出了冷汗。她害怕再次看到鲜血,害怕再次面对杀戮。

萧凛走到那几名北汉士兵身边,仔细观察着他们的情况。这几名士兵都穿着北汉的军服,身上带着明显的刀伤和箭伤,脸色苍白,气息奄奄,看起来确实是受伤掉队的。

“将军,要不要杀了他们?”一名将士低声问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