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 阻碍,暗害!(2/2)
二号清纯少妇?
还是说……她企图以用眼神轻薄皇帝妃嫔的罪名暗害他!
“武惠妃的仇人?”
“应该是我想多了。”
顾白心中轻语,从踏入书房,他并没有僭越的去欣赏李隆基身后的漂亮妃嫔。
她若以如此粗糙的手段“诬陷”他,那真是有点愚蠢了。
可能这位漂亮的葫芦少妇就是易羞体质。
或者是武惠妃、王皇后或者是皇甫德仪在她的面前赞美过他的英俊和大本领,她见到他本人有些尴尬和羞臊。
顾白收敛心神,专心等待着李隆基发话。
“顾白,朕之前听闻武婕妤说起,你对庖厨也是颇有研究。
洛阳风靡的炒菜就出自你之手,宫中的炒菜食谱还是你献上来的。”
李隆基看着顾白,亲切随和的笑道:“朕之前沾了武婕妤的光品尝你的手艺,非常不错。”
“过几日朕若得闲,便去你府上,仔细尝尝你的手艺,如何?”
“陛下驾临,臣不胜荣幸,必当尽心准备!”顾白躬身轻语。
闻言,李隆基高兴的笑了笑。
虽说君子远离庖厨,但那是读书人的事情,顾白又不是读书人,武将没有那么讲究。
何况,顾白做得饭好吃啊,也没有影响他的正途。
李隆基高兴了,顾白倒是有点无语和无奈。
过几天得闲……
顾白有预感,李隆基十有八九会在两天后他休沐的时候与回武家意图他恩爱缠绵的武惠妃一道过去。
早不来玩不来,偏偏这个时候来。
距离武惠妃告知李隆基有意去顾家做客吃饭都已经过了一百多章了,这勾子埋的也太随便了吧!
顾白略感无奈,希望他的预感是错误的。
“退下吧。”
李隆基轻笑着挥了挥手。
正当顾白准备直接离开书房的时候,李隆基忽然又随口说道。
“对了,顾白你如今也学了兵法和军事,关于契丹,有没有什么新想法?
不必现在回答,好好思量一番,朕等着听你的见解。”
说罢,李隆基就挥手示意顾白可以离开了。
契丹之事好似他真就是随口一提,根本没有想过顾白会给他一个更好的解决办法。
“是,陛下。”
顾白告别了李隆基便出了书房。
李隆基的随口一提,顾白也没有太放在心上。
关于契丹的问题,他之前与王忠嗣聊天的时候就想过解决办法。
但顾白并不觉得他提出来一个针对契丹的好方法,李隆基就会采纳。
李隆基若是有那个魄力,他就不会和亲那么多的公主。
唐朝对异族的政策一以贯之的羁縻和怀柔政策。
通俗的讲就是异族投降,大唐就赏赐他们官位、金银钱财,让他们好好跟着大唐混。
异族在名义上归属于大唐,但地盘还是他们自己的地盘,就是改个名字改成羁縻府州。
府州中的事务依旧由异族大小首领们自己管理,决策,大唐不派流官插手异族的事务。
如此低成本,效率高维护边疆稳定的手段从唐初就开始一直使用。
在掌权者看来,花几个钱,送几个不值钱的公主就能让异族归顺于大唐,让边疆稳定几年,这实在是太值了!
唐太宗李世明的时候羁縻府州就达到了一百多个,到了唐玄宗李隆基的时候,羁縻府州已经有800多个了!
要知道,这些羁縻府州中的异族官员都是正式任命官员,有俸禄,不征收赋税,只需要轻微的贡赋就能够换取大唐大量的回赐!
有道是:无汉唐之和亲,无两宋之岁币!
实际上,给异族岁币的类似事情,唐朝也干!
想到这些,顾白就怒其不争,心生愤懑之情。
如此资敌的行为,在大唐居然是制夷最常用的方法!
顾白都懒得吐槽了。
就这还万国来朝,纯纯花钱编织美梦!
异族部落和小国们一想到只要他们随便闹一闹,再名义上投降大唐,吹捧大唐皇帝几句好话,大唐就给他们送钱送粮送女人,送官位和爵位,他们的心里面就暖暖的!
大唐强时,他们收钱装小弟。
大唐弱时,他们直接抢钱当大爹!
顾白对李隆基从来没有抱有希望。
若是李隆基在做客顾家的时候问他契丹的问题,
顾白也只能顺着李隆基的心意和大唐的主流想法,在羁縻、怀柔政策上添加一些他的想法。
至于拿出大唐版本的改土归流政策,顾白怕被弹劾下台,无缘掌握兵权。
顺势而为很重要。
顾白是小人,也是伪君子,并不是一心为唐的君子。
出来混靠的背信弃义,出卖忠良,吃里扒外,栽赃嫁祸,调戏……
喊两句“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忠诚”,你还真为了这些吃人不吐骨头的封建君主死啊。
顾白走回了内闲厩,不再去想契丹的事情。
他比较头疼李隆基要做客顾家吃饭的事情。
给李隆基做一顿饭他倒是无所谓,但耽误了武惠妃找他约会就不好了。
顾白头疼了一会儿也不去想了。
李隆基真要和武惠妃一道入武府顾家,武惠妃必然会与他通气,约定改日再战。
顾白也没有什么办法夜宿龙床,夜宿惠妃床。
这种水乳之契、枕席之爱的事情,主要依赖于武惠妃主动来找他,他是无法要求武惠妃做些什么的。
不过也没关系,宫外不行,宫内也可。
顾白和武惠妃又不是没有在宫内缠绵过。
哪怕这次武惠妃无法单独回去,过些时日还有机会,毕竟距离中秋节还有十几天了。
顾白并不急于一时,全看武惠妃着急不着急。
回到内闲厩休息了一会儿,顾白就去校场学习了。
另一边,
书房中。
李隆基正笑着与娇艳漂亮的葫芦妃嫔说着话。
“爱妃觉得顾白如何?”
葫芦少妇闻言,脸上浮现了一丝丝不自觉察的淡淡红晕。
她看着李隆基浅浅一笑,声音柔润宛如春水:
“陛下自是独具慧眼!
妾身观他,年纪虽轻,但举止沉稳得体,身姿挺拔,又有意气和才学,是个人才。”
“陛下治下能出现如此年轻才俊,确是陛下之贤明,大唐之福!”
李隆基哈哈大笑,对于她的追捧很是享用。
当然,如果追捧他的人是妖娆妩媚的武云儿就更加好了。
“爱妃,今日春光正好,陪朕去御花园走走吧。”李隆基笑道。
如今天下安定,政通人和,朝中人才济济,他未来必将能够再创盛世,比肩太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