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以彼之道 还施彼身(1/2)
陆天涯等了片刻后,便见又有一人跃上擂台,却是个髠发垂环的党项人,属于西夏本地的高手,擅长摔跤。
对上此人,陆天涯自然不与他近身扭打。而是一边游斗,一边尝试把刚才阿木提与阿依古丽兄妹俩所使的几招厉害刀法化入他自己的折梅手中。
昨日李秋水教他折梅手时,自然也有向他讲解过,折梅手不但能化入其他武功的徒手招数,连兵刃招数,如剑法、刀法等,也都能尽数化入。
只不过化入折梅手后,换以徒手施展,就变成了以掌代刀,以指代剑等。就好像他那个时代有门叫心意六合拳的,也叫形意拳,据说是岳飞所创传下来的,便是脱枪为拳,把枪法改成了拳法。
射雕时期黄老邪所创的落英神剑掌,也是把剑法融入了其中。所以武学上自古以徒手来代替施展兵刃招数的,实是在所多有,不足为奇。而且学熟了拳脚后,再去学兵刃,也会上手更快。
兵刃无非是拳脚的延伸,所以一些拳脚功夫,也能同样变化施展地转为剑法、刀法等。学会了拳脚功夫,练熟之后,拿把兵器在手,稍加摸索,自然而然地便能懂得如何施展。
就换成现在,给陆天涯一把刀,或者剑,他也不是就用不了。只是他一来要磨练提升自己的折梅手,二来才只学了一天,拳脚也并不算练熟。故而才保险起见,并不用兵刃,只用目前更擅长的拳脚。
李秋水昨天自然也教了他如何化入兵刃上的一些招数,陆天涯现在便尝试运用。
其实阿木提与阿依古丽兄妹俩的刀法并不算高明,甚至这两人,包括眼下的这个西夏摔跤高手,都只是练的外门功夫,而且尚还没练到由外入内,生出内力。
这三人跃上擂台的身法,并非轻功,就只是纯凭外力增长后更加过人的弹跳能力,是硬跳上去的。
所幸这擂台也就一人来高,并不算太高,不比前面的点将台,已是高达丈许。
陆天涯之所以能看出来,是因为这三人跳上擂台时都是“咚”的一下,身法拙重,显然并不懂提气轻身。或者更准确的说,并非不懂,而是做不到。
而阿木提兄妹俩的弹跳能力与身法还算更加灵便些,此时这个西夏汉子就更显笨拙,跃上擂台时还靠了在
由此也可看出,能够修炼出内力的武者,在江湖上就已经算是高手了。能够拥有一门内功传承的,便已经算是有底蕴的门派或家族。
大部分的江湖武人,都还只是在外力上打磨。一品堂如今能够招揽到的高手,也是大部分都是外力境的。
阿木提兄妹俩的刀法虽然算不得高明,但陆天涯眼下是初做尝试把兵刃上的招式化入折梅手中,便也不太在乎。
而且他毕竟初学乍练,更加高明厉害的刀法,他化入起来也并不容易。所以这兄妹俩的刀法对他眼下来说倒更适合,化入时更容易。
以后他若见识到更加高明厉害的刀法,也可以把早期化入的这种不太厉害的舍弃不用,又或两相结合起来,在原基础上再作提升。
所以折梅手哪怕初时化入的武功并不高明,也并不影响后期的提升与增长。
不是说真化入了门垃圾武功,便会连累折梅手也变垃圾。这门武功会随着自身武功的提升,以及眼界、见识的增长,不断去芜存菁,不断优化,同时也会不断吸收化入新的武功进来,是真正的博采众家之长。
陆天涯甚至都忍不住怀疑,慕容家的武功是不是也受了这门逍遥折梅手的影响,因为慕容家的武功也是想博采众家之长。
只可惜慕容家的武功没有逍遥折梅手的中心理念与心法支撑,所以博采众长,却是要靠自己一门门去学其他门派的武功,做不到如逍遥折梅手般,直接以这套武功来兼收并蓄,包容万有。
而逍遥折梅手再加上小无相功,甚至足以让陆天涯也做到“以彼之道,还施彼身”。虽然他不会慕容家的“斗转星移”,却能靠折梅手吸收化入他人招式,再以小无相功催动,模仿其运劲法门。
这样结合起来,再返还回去,便几乎是原样照还,没多少人能看出其中区别来。
毕竟鸠摩智以小无相功来推动少林七十二绝技时,连少林寺的那些老和尚也分辨不出其中真假,看不出破绽,以为鸠摩智是真的一人全部身兼了七十二绝技。
陆天涯此时游斗了七、八招后,已经尝试化入了阿木提兄妹俩的几招刀法,便以掌代刀,招招进逼,逼得这名党项武士连连后退。
他以小无相功的内力推动,再又以逍遥折梅手的心法优化,以致化入的这几招阿木提兄妹的刀法,似乎比他们本人施展还更为凌厉。
将这名党项武士连连迫退后,陆天涯忽然然中一动,抢前一步,变掌为爪,一把抓住了其胸口衣襟,紧接着便运力一提,将这名西夏武士偌大的身子整个举起,一把摔到了擂台
却是他游斗时看了几招后,也学了招这西夏人的摔跤手法,眼下是以彼之道,还施彼身。
所幸这擂台并不算高,而且陆天涯并无意伤人,所以将其摔下时使了招巧劲,让那西夏人落地并未受伤,一经摔落便立即翻身爬起。
“氶让!”
面对那个摔下去的党项人,陆天涯仍是做足礼数地含笑一礼。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