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笑傲天龙,问道诸天 > 第51章 谋定后动段延庆

第51章 谋定后动段延庆(2/2)

目录

赫连铁树道:“回太妃,这云中鹤的武功,也就二、三流水准。我一品堂中能与他比肩的,大有其在。但此人的轻功却着实不凡,昨夜若非是九翼道人及时赶来出手,便险些被他走脱。”

一品堂虽然对外号称,凡是进得一品堂的,尽皆武功天下一品。但赫连铁树这首领自然自家知自家事,实际上一品堂中真称得上能臻至一流的高手,属实没几个,甚至就连二、三流的都不多。

大部分还是四、五流,六、七流,乃至八、九流,甚至于还有不入流的。

辽国、西夏,以及包括吐蕃等胡人国度,本就远不如中原武林的武学昌盛,更谈不上有什么久远传承。所以各自本国的武林高手,都并不算多。

能来西夏投奔一品堂的中原武人,也大多是在中原混不下去了,才不得不逃来西夏,大部分武功也谈不上高强。

若是武功高强,哪怕是什么十恶不赦的大恶人、大魔头,也照样能在中原立住脚,不怕那些正道门派与大侠们的追杀围剿。

只有武功不甚高强的,没本事再在中原立足,才不得不逃奔到外域,以求个安身之所。

就连大部分的武林门派、帮会等,也多是在大宋境内。辽国、西夏、吐蕃、大理境内的武林门派与江湖势力对比起来,明显少的多。

赫连铁树刚才提到的九翼道人,已经属于是一品堂中有数的高手了。陆天涯对这个名号也有印象,记得原著中是死在了天山缥缈峰,应该是受了李秋水驱使,前往天山打探消息,或对付童姥的。

九翼道人是雷电门的高手,号称是“雷动于九天之上”,本身也极擅轻功,还有一手雷公挡的功夫。

就连书中慕容复提起九翼道人时,也承认九翼道人是个高手。当然,也不排除是慕容复口上自谦,对九翼道人的恭维话。

作为一品堂真正的幕后执掌者,李秋水当然也很清楚一品堂的问题,就是招揽到的寻常武者不少,但三流及以上的高手并不多。

这却也是没奈何的,毕竟西夏对比宋、辽两个大国,底蕴实在太浅了。而比建国历史,也远不如吐蕃与大理这两个久远。

大理立国比宋朝还早,吐蕃则更加久远。而且吐蕃与大理的前身南诏,都曾对唐帝国的统治形成威胁,吐蕃威胁犹大。

西夏立国至今,则还不足百年。若非军威强盛,曾先后在对宋、对辽战争中取得过胜利,恐怕都难有立足之地。

这般底蕴,历史又短,自是难有什么繁荣的武学传承。只不过战场之上,两军对阵,并不以个人武力逞强。

所以宋朝虽武学昌盛,高手辈出,但因政体上强文抑武,以文制武,在对外战争上,便始终败多胜少。

正因为李秋水清楚一品堂的问题,所以眼下对四大恶人的投靠,便也更加重视。至于这四人在江湖上的声名,她却不在乎。

逍遥派从未标榜是什么行侠仗义的正道门派,逍遥三老中关于无崖子的描述甚少,出场也短,还看不太出无崖子的为人禀性。

但天山童姥与李秋水这对师姐妹,行事却是一个比一个偏激,一个比一个狠辣。

天山童姥对下属那三十六洞七十二岛的控制,也全靠生死符的奇毒,是属于胁迫性的,而且动辄打骂责罚,直将这些人当作奴仆。

李秋水的一品堂则是借了西夏名义对外招揽,是靠了西夏国力背书,以荣华富贵、功名利禄这些来吸引维系。对于其中的高手,李秋水则别有针对,会偶尔指点这些人的武功。

以她宗师级的眼力见识,就算是本身不懂的武功,只要稍加看人演练,也足够做出相应指点,提高其原本的武功。

而且她对天下的大部分武学,也是尽皆通熟。毕竟她当年曾与无崖子收集过许多武林各门各派的武学,琅環玉洞中可谓包罗万有,覆盖了武林中九成以上的门派。

其外孙女王语嫣遍观了琅環玉洞中的藏书,靠其聪明才智与强闻博记,便成了武学活宝典。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