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武汉会战(完)(2/2)
朱元璋点了点头:“这常凯申虽然打仗不行,可这种誓死不降的态度也无愧于那个位置,这一点比宋朝那些废物皇帝要好上太多。”
朱标也点头:“爹说得对,要是宋朝的徽钦二帝以及宋高宗面对这种局势,早就吓的魂不附体求和了,这一点常凯申确实比它们强上太多。”
朱元璋忽然冷哼一声:“咱这一辈子最恨的就是这种勾结异族的汉奸败类,那汪兆铭这种身在曹营心在倭的叛徒就应该诛十族剥皮萱草。”
【虽然只是拿到了一座空城,但裕仁依然把攻克武汉描绘为一场前所未有的胜利。宣传机器再次启动,在日方掀起一阵狂热的民粹浪潮。裕仁也如九一八事变时一样,骑着白马在群众面前亮相,让这场虚伪的狂欢达到了顶点。日本的百姓们越来越相信,他们在天蝗的引导下正走向前所未有的胜利。】
【但马背上的裕仁十分清楚这场战争的真相到底是什么样子。】
【在武汉会战结束后,日方军费总支出已经超过了80亿日元,相当于日本在甲午战争、日俄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九一八事变这四场战争的军费总额的1.63倍。但在中国军民的殊死抵抗下,这么庞大的投资却几乎没有任何收益。日本的黄金储备从战前的388吨减少至25吨,直接缩水了95.6%。】
张仪笑了,这结果不出乎他的预料。
桑弘羊也笑了,作为刘彻的钱袋子他太清楚一场大战之后国库能跑老鼠是什么样的画面。
花了八十万万钱只打下一座空城,收益跟付出完全不成比例,区区一岛国再这样多亏几次离亡国也就不远了。
【而日军这种进退两难的窘境早被一位老师所预判。】
【在武汉会战爆发前的一个月,他在论持久战中写道:“抵制兵力不足和我之坚强抵抗,敌人将停止其战略进攻,转入保守战略地的阶段,中国将在此阶段中获得转弱为强的力量。”在之后的1939年战场一系列形式印证了他的判断,日军连续发起了随枣会战、第一次长沙会战,结果被李宗仁和薛岳相续打退。】
【而当对手接连失利时,我方就吹起了反攻的号角。国共双方相互配合,连续发动了冬季攻势和冬季反扫荡战役,最终总共歼敌两万余头。】
【而为了止住颓势,日方不得不在中国占领区常年驻扎一支规模在50万以上的军队,军部也数次降低征兵标准以扩大军队规模。】
【但这又导致日军整体素质缩水,甲种精锐师团占比下降到11.1%。而军队不顾一切的扩张又导致日本劳动力流失,再加上巨额的军费开支,经济发展几乎停滞。】
【而经济水平和军队素质的下降又导致日本整体国力进一步缩水。在这种负循环下,整个国家无法阻挡的从顶点迈向毁灭。面对这种局面,裕仁不得不把目光投向欧洲,希望世界秩序的变化让日本摆脱困境。而现在时间已经来到了1939年,刚好在这一年,裕仁的好盟友们正在挑起一场世界大战。】
盟友?
谁啊?
哪个国家?
还挑起世界大战,莫非就是之前天幕里说过的第二次世界大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