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章 调整策略(2/2)
“第一,改变集结决战的思想!各中队骨干,立即化整为零!周铁柱、孙强、赵二狗!你们挑选最得力的班长、排长,撒到晋西北各地的民兵队伍中去!你们的任务不是决战,而是指导民兵,用一切手段袭扰敌军!打他们的粮队,摸他们的哨兵,攻击他们落单的小股部队!积小胜为大胜,但绝不打无把握的硬仗!”
“第二,寻找战机,集中优势兵力,打击孤立之敌!如果发现有小股敌人冒进、孤立,我们可以集中三到五倍的兵力,迅速吃掉它!打完立刻分散转移!绝不给敌人主力合围的机会!”
“第三,开辟第二战场!王刚同志!”陆鸣看向一位沉稳的政治干部,“你立刻挑选一批有经验的政工干部和军事干部,秘密南下,潜入晋南地区!你们的任务是,领导和发展晋南的革命斗争!在那里发动群众,建立武装,策应晋西北主力的反围剿作战!要让石峻德首尾难顾!”
“第四,确保后勤!王吉同志!”陆鸣看向后勤负责人,“把我们这两个月辛苦积攒的家底(金银、土特产),想办法尽快兑换成粮食、食盐、药品!这次反围剿,将是长期的消耗战,粮食比子弹更重要!必须保证部队和群众有饭吃!”
“第五,也是最关键的一步!李锐同志!”陆鸣郑重地看向李锐,“晋西北所有民兵队伍的统一指挥权,交给你!你熟悉地方,善于做群众工作。你的任务是,深入敌后,领导民兵开展广泛的游击战!要把整个晋西北,变成敌人寸步难行的泥潭!你肩上的担子最重!”
李锐站起身,目光坚定:“大队长放心!我一定完成任务!让边军精锐在晋西北的群山之中,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
新的战略,摒弃了不切实际的决战幻想,更加突出了游击战、持久战和人民战争的特点。虽然前景依然严峻,但至少,人民军找到了一条更符合自身实际、生存希望更大的斗争道路。一场以空间换时间、以韧性消耗强敌的残酷考验,即将开始。
陆鸣调整后的新战略迅速传达下去,八义集根据地这台战争机器,以更高的效率和更明确的目标,再次高速运转起来。各路人马,带着各自的任务,奔赴不同的战场。
后勤线:清河镇,粮油商会
负责后勤重任的王吉,深知“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的道理。他不敢有丝毫耽搁,立刻组织人手,将根据地这两个月来积攒下的所有家底——榨好的植物油、以及从剿匪和清算中得来的部分金银细软——全部装上大车,亲自带队,火速赶往相对繁华、商贸往来频繁的清河镇。
他直接找到了清河镇粮油商会的邱掌柜和刘掌柜。这二位是王吉的老熟人了,之前根据地用土特产换粮食,多是通过他们进行。
在一间僻静的茶馆雅间里,王吉开门见山,压低声音说道:“邱掌柜,刘掌柜,老熟人,我就不绕弯子了。我这次来,要做一笔大生意!我要粮食!大量的粮食!有多少要多少!哪怕是陈年的旧粮,只要没霉烂,我都要!价格好商量!”
邱、刘二位掌柜一听,心中顿时一惊,互相交换了一个眼色。他们都是人精,结合最近听到的风声——北方边境兵马频繁调动,以及王吉如此急切地要囤积大量粮食,哪怕是陈粮也要——立刻判断出:要出大事了!肯定是要打大仗了!
邱掌柜眼珠一转,脸上堆起商人特有的精明笑容,试探着说道:“哎呦!王掌柜,您这可是大手笔啊!不过…您也知道,如今这世道不太平,粮价一天一个样,运输也困难…您要的这量又这么大,还这么急…这价钱嘛…”
他想坐地起价,趁机大捞一笔。
王吉早就料到他们会来这一套,脸色一沉,语气也变得强硬起来:“邱掌柜!刘掌柜!咱们打交道不是一天两天了!现在是什么时候?你们还跟我玩这套虚的?我明告诉你们,这批粮食,关系到成千上万人的身家性命!耽误了大事,你们担待得起吗?”
他指了指门外停着的大车:“我这次带来的,是硬通货!上好的植物油,还有黄的白(金银)的!货真价实!东西我都带来了,就放在这儿!你们要是诚心做这笔买卖,就立刻、马上,发动你们所有的渠道,给我筹集粮食!要是还想抬价、拖延…哼!那我立刻就走人!这生意,有的是人想做!以后咱们的合作,也到此为止!”
说罢,王吉作势就要起身。
邱掌柜和刘掌柜一看王吉动了真怒,而且带来的确实是真金白银的硬货,不像是空手套白狼。他们更怕失去王吉这个稳定的大客户(尤其是植物油,在市场上很抢手)。邱掌柜赶紧起身拦住,赔着笑脸道:“哎哟!王掌柜息怒!息怒!您看您,怎么还急眼了?咱们是老交情了!好说!好说!”
他看了一眼刘掌柜,两人迅速用眼神达成一致。邱掌柜拍板道:“王掌柜放心!我们这就发动所有关系,尽全力给您筹集粮食!陈粮就陈粮,只要能吃,我们一定尽快给您凑齐!价格…就按市价,绝不让您吃亏!只求…只求这生意做得长久!”
“好!痛快!”王吉脸色稍霁,“那就这么说定了!速度要快!我等着你们的消息!”
一条隐秘而重要的粮食补给线,在王吉的软硬兼施下,迅速打通。这为即将到来的长期反围剿作战,提供了至关重要的物质保障。
第二战场:南下晋南
与此同时,被委以开辟“第二战场”重任的王刚,也在紧锣密鼓地挑选人手。他从根据地的政工干部和军事骨干中,精选了一批有文化、懂军事、善于做群众工作、并且对敌斗争经验丰富的同志,组成了一个精干的南下工作队。
临行前,陆鸣亲自为他们送行,紧紧握着王刚的手:“王刚同志!晋南地区,农会已有基础,民兵也已组建,但缺乏统一的、坚强的领导!你们此去,任务艰巨!要在敌人的心脏地带,点燃革命的烈火!要发动群众,扩大武装,积极开展破袭战,死死拖住敌人的后腿,让他们无法全力进攻晋西北!晋西北主力的安危,很大程度上就看你们在晋南闹出的动静了!”
“大队长放心!我们一定完成任务!把晋南变成敌人的泥潭!”王刚目光坚定,带着工作队,趁着夜色,悄然南下,奔向广阔的晋南农村。
敌后战场:骨干下乡
而在晋西北根据地内部,李锐也开始执行最关键的“骨干下乡”计划。他从周铁柱的一中队、孙强的三中队、赵二狗的二中队等主力部队中,抽调了超过三分之一的优秀班长、排长以及战斗英雄,准备将他们分散到晋西北各县、各村的民兵队伍中去,担任军事教官和指挥员。
当李锐拿着名单来找周铁柱、孙强等人要人时,这几位中队长看着名单上那些自己一手带出来的、最能打的老兵骨干,脸上都露出了极度不舍和心疼的表情。
“老李!你这…你这是要抽走我的脊梁骨啊!”周铁柱捶着胸口,声音都有些发颤。孙强和赵二狗也是眉头紧锁,沉默不语。这些骨干,是各中队战斗力的核心,一下子抽走这么多,中队的战斗力必然大打折扣。
李锐理解他们的心情,但他更清楚大局的需要。他沉声道:“老周!老孙!二狗!我理解你们舍不得!但现在不是计较一支部队得失的时候!我们要面对的是强大的边军!只有把我们的种子撒出去,让整个晋西北的民兵都变成能打游击的尖兵,我们才能有胜利的希望!这是大队长的战略决策!是为了保住我们整个根据地!”
周铁柱等人沉默了片刻,最终,周铁柱重重叹了口气,一拳砸在桌子上:“妈的!老子认了!带走吧!告诉兄弟们,到了地方,给老子狠狠地打!别给一中队丢脸!”
孙强和赵二狗也红着眼圈,默默地点了点头。他们知道,这是残酷斗争下的必要牺牲。
就这样,一批批经过战火考验的人民军骨干,怀着不舍与决心,告别了主力部队,像一颗颗火种,融入了晋西北的千村万户。他们将与当地的民兵和群众结合在一起,成为未来游击战争的骨干力量。
整个八义集根据地,在陆鸣的指挥下,完成了一次深刻的战略转型:从准备“天炉决战”,转向了更艰苦、也更持久的“主力游击化、群众武装化、战场全域化”的人民战争模式。一张无形而坚韧的大网,正在晋省的山河之间,悄然铺开。而即将到来的边军精锐,将要面对的,不再是一个固定的“匪巢”,而是一片沸腾的、充满仇恨和陷阱的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