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穿越封建社会弹幕教我怎么革命 > 第一百零三章 登闻鼓

第一百零三章 登闻鼓(2/2)

目录

汪浚熙说完,身后一众御史齐声附和:“臣等附议!恳请陛下收回成命!”

一时间,殿内充满了“祖宗法度”、“朝廷体统”的谏言声。

龙椅上,楚攸介面无表情地听着,直到声音渐歇,他才缓缓开口,声音不高,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汪爱卿,还有诸位爱卿,都说完了?”他目光扫过跪在地上的御史们,最后落在了文官班列的前排,“礼部尚书,房延清何在?”

被点名的房延清心里“咯噔”一下,暗叫一声“苦也!”,硬着头皮出列跪倒:“老臣在。”

楚攸介淡淡地问道:“房爱卿,你执掌礼部,熟读典章。朕来问你,依我朝祖制,朕,作为天子,有没有权力,指派任何一位大臣,去担任朕认为合适的职务,比如…监军?”

这一问,极其刁钻狠辣!直接把一个是否“违制”的程序性问题,偷换概念成了皇帝是否“有权”任免官员的权力归属问题!

房延清顿时汗如雨下!他感觉无数道目光钉在自己背上,有御史们期盼的眼神,有同僚们幸灾乐祸的眼神,更有龙椅上那道冰冷审视的眼神!说“没有”?那是公然挑战皇权,立刻就会大祸临头!说“有”?那就等于当场打了御史们的脸,把这群清流往死里得罪!皇帝这是把烫手的山芋直接塞他手里,让他来当这个恶人啊!

他心中把楚攸介骂了千百遍,脸上却只能挤出比哭还难看的笑容,磕磕巴巴地答道:“回…回陛下!陛下乃九五之尊,口含天宪!陛下所言,自然…自然都是对的!既然陛下已下明旨,而…而通政司亦未批驳,足见…足见圣意英明,程序…程序无误!”

他巧妙地把皮球踢给了通政司——负责审核、下发圣旨的机构。

通政司的头头程瑞正在后排看热闹,没想到火突然烧到自己身上,吓得差点跳起来,连忙出列跪倒,急声辩解:“陛下明鉴!通政司接到旨意后,确已按制审查,然后…然后按流程送交内阁票拟…内阁诸位阁老若无异议,用印之后,我司才敢下发啊!此事…此事内阁诸位大人皆可作证!”

皮球又滚到了内阁脚下!

站在文官最前列的内阁首辅丘维达,眼皮狂跳,心里已经把房延清和程瑞的祖宗十八代都问候了一遍!他知道躲不过去了,只得颤巍巍出列,躬身道:“老臣…老臣等确实看过旨意。然…然司礼监秉笔太监萧公公已然…已然批红…按制,内阁…内阁亦是无权驳回的…”

他把最终的责任,推给了皇帝的家奴——司礼监,实际上还是把球踢回给了皇帝本人,但话说得极其委婉。

楚攸介看着这个效果!他不再纠缠细节,直接一锤定音:

“好了!既然房爱卿、程爱卿、丘爱卿都认为,朕的旨意合乎程序,并无不妥。那么,此事就无需再议了!”

他话锋一转,语气陡然变得严厉,目光如刀锋般扫向还跪在地上的汪浚熙等御史:

“现在,朕倒要问问诸位爱卿!这登闻鼓,乃太祖所设,非有泼天冤枉、关乎国本之大事,不得擅敲!今日,尔等就为了这区区人事任免之争,便敲响登闻鼓,惊动百官,浪费朝议!视祖制为何物?视朝廷威严为何物?!”

他厉声喝问:“你们说,此事,该当如何处置?!”

大殿内一片死寂!御史们面如死灰,他们知道,皇帝这是要秋后算账了!

就在这时,早就得到授意、且与清流素来不睦的兵部尚书费孝通,立刻出列,义正词严地奏道:“陛下!汪浚熙等人,目无君上,藐视祖制,聚众要挟,扰乱朝纲!此风绝不可长!臣以为,当从严法办,以儆效尤!”

楚攸介要的就是这句话!他立刻顺水推舟,脸上露出“从谏如流”的表情:“嗯!费爱卿所言极是!正合朕意!”

他看向面无人色的汪浚熙等人,冷冷地宣判:

“汪浚熙!尔等不是整日将‘为国分忧’挂在嘴边吗?好!朕就给你们一个‘分忧’的机会!着将汪浚熙及今日参与鼓噪之御史,一律革去官职,即日发配至江淮、山东等匪患猖獗之地,充入军中效力,戴罪剿匪!何时剿清匪患,何时再议归来!退朝!”

说完,楚攸介拂袖而起,根本不给任何人求情的机会,在内侍“退朝”的尖唱声中,转身离去。

汪浚熙等人瘫倒在地,如遭雷击!他们万万没想到,皇帝竟如此狠辣,直接将他们发配到最危险的剿匪前线!这几乎是宣判了他们的死刑!

满朝文武,鸦雀无声,无人敢言。那些原本同情或暗中支持御史的官员,更是噤若寒蝉,生怕引火烧身。

楚攸介用一场干净利落、借力打力的朝会,彻底压服了清流的反抗,并将他们的骨干力量流放边陲。这场皇权与言官的正面冲突,以皇帝的绝对胜利告终。然而,这种依靠强权压服带来的平静,其底下涌动的暗流,却更加汹涌了。京城的政治天平,进一步失衡。而远在晋省的剿匪战事,也因此被卷入更复杂的政治漩涡之中。

目录
返回顶部